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苏州河支流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程结束后必须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并由施工质监人员检查复核。 4、纠偏:
顶进纠偏可采取调整纠偏千斤顶的办法进行编组操作,若管道偏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方法,反之亦然,如同时有高程和方向偏差,则先纠正偏差大的一面。发生较大偏差要分析发展趋势,采用分次逐步纠正,勤调微纠。 5、压浆:
压注触变泥浆填充管道的外周空隙以减少地层损失控制地面沉降和减少顶进阻力。顶管机头尾端的压浆要紧随管道顶进同步压浆,并在砼管道的适当位置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中的泥浆损失量。
1)试压:压浆设备安装完毕后,由专人进行检查,然后作压水试验。 2)压浆数量和压力:一般压浆量为管道外周环形空隙1.5~2.0倍,压注压力根据埋设深度和土的天然重度而定,为2~3rH。(r—土的重度,H—土的复土深度)在顶进过程中要按地面变形的测试资料适当调整压浆量及压力。
3)浆液配制:对顶管机头尾端的同步压浆材料要求粘滞度高失水量小稳定性好;对补充管道外周泥浆损失的补浆材料要求粘滞度较小,流动性较大。本顶管中触变泥浆采用单液注浆,其施工现场配制的组成材料为膨润土、纯碱、CNC、水。 4)孔的布置:每个注浆断面设置4个压浆孔以采用多点压浆,相邻注浆断面的孔位平行布置。
5)压浆方法:在每次顶进中必须对顶管机头后的第一个注浆断面上压注足量的泥浆,以使其形成完整的泥套,其它断面则按依次顺序作定压定量的跟踪补浆,在顶进一百米范围以后的补浆断面上可每隔2~4天进行补浆。
6)置换泥浆:顶进结束后,对泥浆套的浆液进行转换,转换浆液一般有水泥砂浆并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以增加稠度,压浆体凝结浆结束后所的设备必须认真清洗。 6、进坑:
顶管机头进坑时,接收坑内预先安置枕垫和滚筒,当顶管机头前部将近接触接收
第21页
坑外边时,拆除封门。当管节顶入接收坑后要考虑留出的管节长度,以尽量避免敲拆砼管,方便接口施工,露出的管段小于管长的三分之一。掘进机脱离管子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管节接头橡圈的松动。 接口:
接口材料采用T型钢套环,齿形橡胶圈。顶进前对成品管、钢套环、橡胶密封圈和软木衬垫材料作详细检查,必须在现场作试安装。
钢套环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刃口无痃点,焊接处平整,肢部与钢板平面垂直,堆放时整齐搁平。插入安装前滑动部位均匀涂薄层硅油等润滑材料,对橡胶无侵蚀性,减少摩阻。
顶管结束后,按设计要求在管内间隙嵌以弹性密封膏,要求与二管口抹平。
钢筋砼压力井、顶管工作井、倒虹井
钢筋砼压力井
钢筋砼压力井施工时,先采用打设钢板桩轻型井点降水,开挖基坑施工其钢筋砼结构部分,待压力井盖部分施工完成后,再施工窨井上部结构部分。压力井盖在工厂加工。
(二)顶管工作井及倒虹井:
本工程的顶管工作井及倒虹井采用沉井方法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沉井封底和底板浇注。 基坑开挖:
根据基坑底面几何尺寸开挖深度及边坡定出基坑开挖边线。整平场地后,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工作井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和纵横线控制桩,并测设控制桩的攀线桩作为沉井制作及下沉过程的控制桩。
刃脚外侧面至基坑底边的距离为1.5m 。基坑开挖深度2米,按1:1.5的基坑边坡。
第22页
采用井点降水,井点距离井壁1.5m。 地基处理:
制作沉井的地基土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开挖基坑底部若遇松软的土质必须全部予以清除,并以砂性土回填、整平、夯实,以防止在沉井制作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井壁开裂。 沉井制作:
垫层和承垫物的铺设:
根据井壁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设计砂垫层的宽度和厚度、支承垫木的数量和布置。
砂垫层要分层铺设,做好一层经检验合格后再做一层,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松砂的分层厚度取20~25cm。
铺设承垫木时,用水平仪抄平;使刃脚踏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平面布置上均匀对称,每根承垫木的长度中心与刃脚踏面中线相重合。承垫木可单根或几根编成一组铺设,每组之间至少要留20~30cm间隙。定位垫木对称设置在互成90°的四个支点上。
模板制作,安装与支撑:
沉井工程的模板和钢筋的施工顺序一般为:支设内模;绑扎钢筋;支设外模。 沉井的内模板一次安装完毕。刃脚底模用水平尺进行校平,使之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内模要保证垂直,外模跟着内模支立,不得内外倾倒,以保证外壁面平正垂直以及井壁厚度均等。 井筒砼的灌筑:
本标段井筒采用一次制作。在砼浇灌前对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等按照现行“钢筋砼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仔细检查核对,经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浇捣砼前检验砼配合比、水泥、外掺料、砂石料等材质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浇灌砼要连续进行,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砼初凝时间。
第23页
沉井下沉:
先按沉井下沉阶段计算下沉系数与稳定系数,然后抽承垫木,进行排水下沉。 1、抽承垫木:抽承垫木要分区域,按次序、均衡对称同步地进行。定位支点处的承垫木最后抽除。
2、排水下沉:采用井点降水疏干土层,用水力机械出土并结合机械抓土。 3、助沉纠偏:
采用泥浆润滑套减阻下沉,其外壁做成台阶形的泥浆槽,向泥浆槽内输送触变泥浆的竖管预埋在井壁内,输浆要及时,防止堵塞管路。在井下沉时泥浆槽内充满泥浆,其液面接近自然地面,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泥浆以便及时补浆,泥浆要定期换以保证泥浆套的质量。当下沉完成后对泥浆套按要求进行固化。
沉井纠偏要根据测量资料随偏随纠,当沉井偏斜达到允许值的1/4时便要纠偏,沉井下沉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纠、缓纠。沉井初沉阶段纠偏要根据“沉多则少挖”“沉少则多挖”的原则在开挖中纠偏。刃脚下挖土要逐步扩大,不能一次过量掏挖,不要通过大量挖土来纠偏。 4、下沉观测:
沉井下沉时要注意观测,刃脚标高每班至不测量一次,轴线位移2~3天测一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初沉阶段每2小时测量一次;终沉阶段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当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要加强观测,待8小时内沉井自沉累计不大于10 mm时方可进行封底,此时井体的标高位移和倾斜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经检验合格。 5、下沉监控:
在下沉过程中要进行下沉监控,在外壁面测得各点土压力的分布,当该点土压力接近静水压力时说明井壁泥浆状况良好;当该点土压力增大则应置换新浆,使井的四周摩阻力均匀分布,在井底挖土控制得当时沉井便竖直下沉。 沉井封底和底板砼浇筑: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的要求范围内,经沉降观测沉降率在允许范围内即可进行封
第2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