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在前置性作业中的有效运用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在前置性作业中的有效运用探索
作者:何东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第01期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书面作业多,拓展思维的练笔内容偏少,课外阅读量不足,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性作业缺乏,各种作业仍是“一刀切”。新课程实施后,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作业理念、作业内容、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以优化学生课外作业为“突破口”,努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当前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因此,如何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正当我们为之迷茫时,我校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大胆尝试“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导学案”课堂教学策略。实施三年多来,我校小学语文“导学案”已逐步形成了“预习导学――课堂研讨――课后检测”的“导学案”教学操作模式。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在这三大环节上精心设计作业,在提高作业有效性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三大环节中的作业设计。
一、“预习导学”的作业设计
在教学中,我们调查发现,老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读一遍课文,画一画生字词,标一标自然段。读第二遍便已没有了兴趣,学生学得被动。因此,我们实验教师开始探讨在“导学案”中如何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实验中我们结合各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以及各年段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我以中段导学案“预习作业”设计为例,具体任务流程如下:
1.朗读课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