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海镁合金有限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 粉状2号熔剂及生产用覆盖剂,其水分含量不大于3%。 ? 干镁砂或干砂子。 ? 石棉板(布)。 2.2. 绝对禁用灭火剂: ? 水或含水类灭火剂。
? 普通化学灭火剂,如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
3. 除熔铸车间外,存放乙炔、氧气、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必须备有水管、
沙子、灭火器等消防用具。各电器操作室禁止存放上述物品,必须备有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4. 生产现场临时生火,必须有人看管,工作完毕下班离开时,须将火熄灭,确
认后再离开。
5. 临时席棚、帆布棚、油毡棚,禁止靠近高温火源或搭在高压线下边。 6. 天车上不准用电炉子和放置易燃品。
7. 焊接或切割时,应检查周围,有易燃物要清除掉,采取防火措施。
第十二节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1. 高空作业人员应符合《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有关身体素质的要求。 2. 室内外2米及以上均为高空作业,工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拴好安全带,工
具放在工具袋内。检查作业地点的平台安全设施是否安全、牢固。作业区上空有高压线路和起重设备时,应架设防护网。
3. 搭的脚手架、木板平台、梯子栏杆要经过检查是否安全,不准使用易折、腐
朽的木板木椽。
4. 高空作业要衣着灵便,禁止穿易滑的鞋,要防止坠落。
5. 起吊物件应设警戒区,拆卸下的备件,要随时清理下来,不准在高空传送和
上下抛扔物件工具。
6. 高空作业要上下联系好,禁止往下面扔东西,如下面有人工作时,应喊下面
人离开或用铁板隔离,上面人要保证下面人的安全。 7. 当周围电线妨碍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触电。 8. 登高电杆,必须检查电杆牢固情况。
第十三节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程
1. 生产过程中,凡有粉尘的岗位,都应采取防尘措施,安装抽尘、除尘装置,
使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10mg/m3。要发给工人防尘口罩,有毒害岗位应有排毒设施并配备防毒面具。
7
2. 坚决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防尘防毒设施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产运行。
3. 检修生产设备时,同时安排检修尘毒设施。生产设备检修完毕,除尘毒设施
必须恢复。
4. 岗位工人负责本岗位尘毒设施的维护清扫,除尘器内的积灰及时清理。 5. 强酸、碱及毒性化学药品的领发,必须专人负责,要建帐登记。
第十四节 安全带使用的安全技术规程
1. 凡登高作业距地面2米以上,必须系好安全带。 2. 新领用的安全带,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否则不准使用。 3. 维尼纶安全带,在常温下使用,禁止在超过70℃高温下使用。
4. 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须对安全带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查,如发现有损伤、
烧伤、变质等情况不准使用。
5. 佩戴安全带时一定要将各个安全吊钩系紧,不准凑合使用。
6. 不准将安全带打结使用,切忌低挂高用,挂钩必须挂在绳子的圆环上。
第十五节 氧气瓶、乙炔瓶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 氧气瓶、乙炔瓶在出厂要经过严格检验,在靠近瓶口部位应标明气瓶的容量、
重量、制造年月、工作压力等内容;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检验。 2. 气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时,环境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
3. 气瓶的各种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涂改;两个防震圈保持完整。 4. 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热源电器设备,夏季避免曝晒;气瓶
与明火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米。 5. 冬季使用气瓶时,如遇瓶阀冻结,氧气瓶可用开水或蒸汽解冻,禁止用明火
烘烤;乙炔瓶应用40℃温水解冻,不准使用开水或蒸汽。 6. 严禁用电磁吊和链绳吊装搬运。
7. 搬运气瓶时要轻装轻放,严禁抛、滑、敲击碰撞。
8. 乙炔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严禁把气瓶同电气接
地线相连。
9. 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线的场所,应避免撞击或振动,严格控制
流量,并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10. 氧气瓶嘴禁止与油脂接触。当焊工手或手套、扳手上沾有油污时,应先擦洗
干净后再接触气瓶。
8
11. 使用时必须装上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要轻、缓,身体应站
在阀门口的侧后方。
12.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如下图:
(温度℃、压力MPa) 环境温度 剩余压力 <0 0.5 0~15 0.1 5~25 0.2 25~40 0.3 13. 严禁氧气瓶和乙炔瓶同车运输,而且不得同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14. 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并应有“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15. 储存间与明火(含火花)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第十六节 六氟化硫(SF6)气瓶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 SF6气瓶存放规定:
1.1. 气瓶暂时存放在公司储存室内,室内严禁烟火,不准存放油脂类物品,不采
暖。
1.2. 气瓶应立式存放,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固定。 1.3. 气瓶的胶圈,安全帽要齐全。
1.4. 气瓶使用时利用专用工具,装卸时应轻放、轻装,防止过大震动,严禁气瓶
相互碰撞。
2. SF6气瓶的使用规定:
2.1. 准备使用SF6前应该认真检查,检查气瓶应完好无损,尤其是气瓶的保护封
盖及保护胶圈。
2.2. 运输气瓶过程中应将其牢固固定,确保其不受任何磕碰。
2.3. 使用前应对SF6气瓶附属器件如连接管,气压表进行连接,并且检查连接是
否正确。
2.4. 充气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佩带防毒面具,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影响身体健康。 2.5. 使用完毕后,用测试仪器检查气瓶阀门是否关闭严密,确保气体没有泄漏。 2.6. 对气瓶检查后将其安全运回气瓶储藏室,并依据SF6气瓶存放管理规定,将
其正确存放。
第十七节 二氧化硫(SO2)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1.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罩。
2. 检查防震圈是否脱落,至少保留两个。 3. 钢瓶搬运时注意轻拿轻放,严禁跌落、撞击。
4. 钢瓶连接时先将钢瓶横置于底座上,使两出气口在一竖直平面上,管线连接
9
钢瓶下方出气口。出气管线上须安装压力表,表压严禁超过0.4MPa。 5. 检查各连接口密封良好,严禁外泄。 6. 当温度小于8℃时,谨慎采取中部加热方式。
7. 保护好钢瓶,防止曝晒、雨淋,严禁敲打,保持瓶体清洁。 8. 出口阀门开关时动作要轻,不得使用蛮力,以防出口阀损坏。
9. 加强巡检,如遇管线泄漏,立即停通二氧化硫;如遇钢瓶泄漏,现场人员迅
速撤至上风口,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10. 如遇二氧化硫外泄不可控制,人员应快速疏散,撤离现场。
第十八节 二氧化碳(CO2)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1. 盛装液体二氧化碳的钢瓶,遇阳光、火源等会引起破裂。因此必须储存于阴
凉、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热源、火源,防止容器破裂。
2. 钢瓶装液体二氧化碳,须配戴安全附件,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钢瓶是否漏气,
搬动时,避免滚动和撞击,贮存液体二氧化碳的容器须时刻检查容器的阀门、仪表等容器外壁。
3. 处理泄漏物必须穿戴氧气防毒面具和防护服,防止被液体二氧化碳冻伤。关
闭泄漏的钢瓶阀门,并开雾水保护关闭阀门人员,若解决不了,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驱散周围的人及动物。 4. 气瓶使用时需配备减压阀、压力表等配件。
第十九节 各类工具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 镁合金熔炼工具
1.1. 在使用前先除去表面氧化皮,而且一定要进行预热。然后用熔融的熔剂进
行清洗。
1.2. 使用完毕后必须用熔融的熔剂清洗。并统一存放在工具槽内。 2. 手锤
2.1. 打锤不准戴手套,严禁两人对面打锤。
2.2. 手上、手柄和锤头有油污时,必须擦干净方能操作,抡手锤或大锤时对面
和后面不准站人。
2.3. 两人击锤站立要错开方向,扶钎要牢,打锤要稳、准,动作保持协调,以
免击伤对方。
2.4. 使用手锤前应检查锤头是否松动,是否有楔子,锤柄是否有裂纹,锤头上
是否有裂纹、卷边或毛刺,如有缺陷应修好再用,否则禁止使用。 3. 扁铲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