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鉴别方法 ①NH4NO3和(NH4)2SO4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②检验铜、铁、银的活动性:三种金属分别放入FeCl2溶液 C.反应原理不同 ①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膜 B.实验现象 ①肥皂水滴入硬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②生锈的铁钉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铁锈会消失,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D.化学式排序 ①溶液pH由大到小:HCl、NaCl、Na2CO3 ②用炭火烘干石灰浆抹过的墙壁,墙壁反而更潮湿 ②硫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Na2S、Na2SO3、Na2SO4 A.A B.B C.C D.D 2.下列物质若露置于空气中,会因发生物理变化而使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生石灰 C.石灰石 D.浓硫酸 3.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4.每年的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成分很复杂,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分别是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的
B.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两个氮原子 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0:7:14 D.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
5.“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梵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6.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g A 30 B 30 C 30 新物质D 0 待测 33 0 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C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B.变化后待测物A的质量为3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是碳单质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8.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一定含有氧元素 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Fe C.H2O2
Fe2O3 H2
2
甲烷 3.2 0 氧气 11.2 0 水 0 7.2 二氧化碳 0 4.4 X 0 a CO2 HO
B.Cu D.O2
CuSO4 CO2
CO
Cu(OH)2
10.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C.玻璃刀切割玻璃
B.粉碎大理石 D.食物腐败
11.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1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硝酸钾和水
B.食盐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13.李明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观察到,将紫甘蓝汁液加入到不同物质中会呈现不同颜色, 并记录如下: 物质 白醋 蒸馏水 食盐溶液 肥皂水 碳酸钠溶液 加入紫甘蓝汁液后显示的颜色 红色 蓝紫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已知苹果汁显酸性,则在苹果汁中加入紫甘蓝汁液最有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A.蓝紫色
B.红色
C.绿色
D.蓝色
14.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 0.12 毫米的超薄玻璃,含有Al2O3、SiO2、B2O3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物
B.Al2O3、SiO2、B2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C.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 D.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 15.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矿物质,可做钻探机钻头。
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的 D.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二、多选题
16.下列关于CO2与CO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氢原子 B.CO2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7.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可得到纯净水
18.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9.下类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氯化钾KCl B.硝酸HNO3 C.氢氧化铜CuOH2 D.氧化铁FeO
20.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好药品,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再按住胶头 C.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物质 CO2 Cu H2O NaOH 杂质 CO CuO H2O2 Ca(OH)2 除杂方法 点燃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适量的MnO2、过滤 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三、填空题
21.(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如其中的杂质硫燃烧时生成_________,该气体溶于雨水中会形成__________。
(2)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另外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我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运河治理效果,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对水样进行_____(填实验操作),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的少许臭味;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
22.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H2+O22CO+O2
2MgO 2H2O 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②______。请再写出一个具有以上共同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四、推断题
23.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如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及其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被省略)。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C为红色金属,B、D为氧化物,F是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
请根据图示回答: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固态D的名称为__________。 (2)A?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4.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硝酸铵(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步骤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步骤③一般用五氧化二钒(V2O5)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都不发生改变,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六、实验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