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二)指导练习
1、“小数的意义”专项练习。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
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用线连起来,并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6页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反馈。
(3)完成教材第36页第3题。
题目出示后,让学生跟同桌互相比一比,说一说。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完成教材第36页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小数的读写法”专项练习。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5题。
说说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2)完成教材第37页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准确地写出这些小数的。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检测评价
1、完成教材第37页第7题。
出示题目后,先引导学生认识数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这些数在数轴上怎样表示?
2、完成教材第37页第8题。
引导学生看题,再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涂?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方法。 3、完成教材第37页第9题。
组织学生观察图画,从图画中了解数据信息,再在小组中议一议:这几个小数表示什么意义?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9
(五)板书设计
练习九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六、教学后记
小数的计数单位
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读写法 10
第4课时 小数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P38——P39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将小数根据需要进行化简和改写。
过程与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O”去“O”,小数大小不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情境引入。
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 师:这里的2. 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2、引发猜想。
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又会有什么改变?
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索发现 1、教学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ldm=lOcm=lOOmm。
师: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学生利用米尺测量得出:O.lm=O.lOm=O.lOOm。
11
(2)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引导得出“小数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结论。
(3)提出疑问。
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都是数位越多数就越大,今天学的小数怎么不一样呢?请你们当一次小小数学家,通过探究和验证揭开谜底。
(4)探究验证。
任意写出一个小数,然后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O”或者两个“O”,验证它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或者自己积累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验证,教师进行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验证的?
课件演示:将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写成小数就是0.3,另一个正方体取其中的30份就是0. 30,将它们移动,重合比较;再将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其中的300份,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如果将它与前两个图重叠,会是什么结果?
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观察屏幕,和你的想象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0.3=0.30=0.300)
(5)小结规律。
师:从上面的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交流后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性质的应用。
(1)化简小数。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化简。 课件出示: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105.0900=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师: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O”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0.70与0.7的大小相等,但意义相同吗?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