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 3
贷:现金 30000 (6)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现金 15000 (7)借:管理费用 420 现金 80 贷:其他应收款 500 2、某企业2001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77 230元,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74 830元,经核对发现以下未达账项:
(1) 企业于本月末送存的某公司归还购货款的转账支票一账,金额为7 200元,银行尚未登记
入账。
(2) 企业已开出支票一张,金额为6 800元,银行尚未兑付。
(3) 银行收到托收款项一笔,货款金额为8 400元,企业尚未登记入账。 (4) 银行划付电话费10 400元,企业尚未登记入账。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答案: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1年6月30
日 项 目 金 项 目 金额 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77230 银行对账单余额 74830 加:银行已收款而企 加:企业已收款而银 业 行 尚未收款的款项 8400 尚未收款的款项 7200 减:银行已付款而企 减:企业已付款而银 业 行 尚未付款的款项 10400 尚未付款的款项 6800 调节后的余额 75230 调节后的余额 75230
3、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共计50 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适用的增值税
税率17%。产品已交付,企业在8日内收到货款。 要求:按总价法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销货时 应收账款:50000×(1+17%)=58500(元)
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8日内收款 实际收款:50000×(1-2%)+8500=57500
借:银行存款 57500
财务费用 10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4、某企业1999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1999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 800 000元,按0.4%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2000年发生坏账损失13 5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 150 000元。 要求:
(1) 分别计算1999年和2000年应提的坏账准备。 (2) 编制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
(1)1999年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9800000×0.4%=39200(元)
2000年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8150000×0.4%-(39200-13500)=6900(元) (2)1999年
借:管理费用 39200
贷:坏账准备 39200 2000年
借:坏账准备 13500
贷:应收账款 13500 借:管理费用 6900 贷:坏账准备 6900
5、某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 销售产品一批,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已发出,收到60天到期的无
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2) 销售产品一批,价款为42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已发出,收到90天到期、利
率6%的 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3) 上述带息商业承兑汇票持有20天后向银行贴现,银行贴现率为8%。贴现款存入银行。 (4) 上述不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收到兑付划来的款项。
(5) 已贴现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无力付款,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和支款
通知。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
(1)商业汇票面值:50000×(1+17%)=58500(元)
借:应收票据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商业汇票面值:42000×(1+17%)=49140(元)
借:应收票据 491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140
(3)票据到期值:42000×(1+17%)+42000×(1+17%)×6%×90÷360=49877.10(元) 票据贴现所得额:49877.10-49877.10×8%×70÷360=49101.23(元) 借:银行存款 49101.23
财务费用 38.77
贷:应收票据 49140
(4)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应收票据 58500 (5)借:应收账款 49877.10
贷:银行存款 49877.10
6、某企业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 购入A材料一批,货款为28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运杂费为500元,以银行存款
支付款项,但材料尚未收到。
(2) 购入B材料一批,货款为11 2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运杂费为100元。材料验收入库,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 A材料到货并验收入库。
(4) 3月25日收到材料一批,合同价为20 000元,有关结算凭证4月6日到达,实际支付货款
21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运杂费为300元。
(5) 3月26日预付采购材料款8 000元,4月25日收到该批材料,实际采购成本为10 000元增
值税税率为17%。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
(1)实际成本:28000+500=28500(元) 增值税:28000×17%=4760 (元)
借:在途物资 28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760
贷:银行存款 33260
(2)实际成本:11200+100=11300(元) 增值税:11200×17%=1904 (元)
借:原材料——B材料 11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904
贷:银行存款 13204
(3)借:原材料——A材料 28500 贷:在途物资 28500
(4)3月25日
借:原材料 20000 贷:应付账款 20000 4月1日
借:原材料 20000 贷:应付账款 20000
4月6日 实际成本:21000+300=21300(元)
增值税:21300×17%=3570 (元)
借:原材料 21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70
贷:银行存款 24870
(5)3月26日
借:预付账款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4月25日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预付账款 11700
7、某企业原材料明细账如下:
原材料明细账 名称:乙材料 ×××年 月 日 凭证号数 3 1 4 16 20 27 31 承上页 购进 领用 领用 购进 领用 1100 1000 摘要 收入(借方) 数量 kg 单价元/kg 90 95 99000 95000 700 800 500 600 1700 1000 200 1200 700 100 60000 金额 元 付出(贷方) 数量 单价 金额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和月末结存金额。该题属于存货按加权平均法计价发出核算的练习。 答案:
加权平均单价:(60000+99000+95000)/(600+1100+1000)=94.07(元/公斤) 月末库存材料结存金额:700×94.07=65849(元)
全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60000+99000+95000-65849=188151(元)
原材料明细账
名称:乙材料 规格: 编号: 年 凭证摘要 数量收入(借方) 单价金额(元) 数量付出(贷方) 单价(元/金额(元) 数量结存 单价(元/金额
月日 号数 (千克) 承上 购进 领用 领用 购进 领用 1000 (元/千克) 90 95 99000 95000 (千克) 700 800 500 188151 千克) (千克) 600 1700 1000 200 1200 700 100 94.07 60000 65849 千克) (元) 3 1 4 16 20 27 31 8、某企业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甲材料单位计价成本为30元每千克。5月1日甲材料明细账内库存数量为800千克,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内借方余额为650元。5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5月6日购入甲材料300千克,每千克32元,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
以银行存款支付。
(2) 5月10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500千克。
(3) 5月13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31元,增值税税率为17%。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材料未到。
(4) 5月20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500千克。 (5) 5月22日购入的400千克甲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
(6) 5月26日,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00千克,用于建筑维修。 要求:
(1)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 计算结转本月入库甲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3) 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4) 计算结账本月领用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5) 计算月末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答案: (1)
5月6日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9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32
贷:银行存款 11232
借:原材料——甲材料 90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9000
5月10日 借:生产成本 15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5000
5月13日 借:物资采购 12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08
贷:银行存款 14508
5月20日 借:生产成本 15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5000
5月22日 借:原材料——甲材料 12000
贷:物资采购 12000
5月26日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3000
(2)本月入库甲材料成本差异额:400+600=1000(元) 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