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合集8套┃2020届宜宾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C、氧气在反应物中,不能带气体符号,书写错误;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书写正确。 故选D。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做吸附剂 D.氧气用于气焊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颜色的光,这种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升华的过程会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所以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但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剂,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物质燃烧,因此氧气可用于气焊,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用直接构成物质,则溶质都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则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溶液中的溶质有的是以分子分散如蔗糖溶液,有的是以离子分散如氯化钠溶液;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C选项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则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能燃烧,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答案选择C 考点:化学推理
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生米煮成熟饭 C.干冰升华 D.海水晒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生米煮成熟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_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 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不饱和 等于 【解析】 【详解】
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Wg,因此在t3℃时将甲Wg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得到甲的不饱和溶液,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乙溶液都成为饱和溶液,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4.观察与比较是学习和研究中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甲图实验中,装
________ 的注射器不容易被压缩;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的结果.乙图的实验目的
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________。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_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与铁的反应。根据丙图,可推知反应结束,反应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答案】空气 氧气 b 3:7 【解析】 【分析】
(1)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分子间通常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2)左边试管中的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而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和水接触,据此分析; (3)已知“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镁的活动性比铁强,那么a表示的是镁,b表示的是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HCl的质量相等。 【详解】
(1)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容易被压缩,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气体分子小,不易被压缩,故装水的注射器不容易被压缩;
(2)左边试管中的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而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和水接触,因此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氧气;
(3)已知“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镁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在相同的时间内镁生成的氢气多,所以b表示铁反应的曲线;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后,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设所需要的金属质量分别是x、y,则有
x?22=y?,所以可得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比是3:7。 2456【点睛】
用实验来研究和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是一种常见的学习一研究化学的方法,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15.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实验室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1O2的反应如下:C12+2NaC1O2=2C1O2+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食盐水能导电是由于食盐溶于水形成______。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 (填“甲”或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③t2℃时,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蒸发掉60 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答案】吸附 蒸馏 NaCl 自由移动的离子 40 乙 12 【解析】 【分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原子种类不变。 【详解】
(1)“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吸附作用。实验室常用蒸馏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1O2的反应如下:C12+2NaC1O2=2C1O2+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左边有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右边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Cl。 (3)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食盐水能导电是由于食盐溶于水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4)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
②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快,故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③设原溶质的质量为x,溶液的质量为y,则
xx?100%=10%,=y,蒸发掉60 g水后,溶质质量分y0.1xx?100%=20%,则x=12g,故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 =y带入数变为20%,将
y-600.1【点睛】
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
16.菠萝是最近市场热销的水果之一,菠萝营养丰富。适宜生长在pH为5~6的土壤环境中,为了提高菠萝的产量并防治病虫害,可施加一些磷酸二氢钾(KH2PO4)做根外追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的菠萝果实含有甜味,这种呈甜味的营养素是_______。
(2)若将pH为4的土壤改良为中性,通常使用的碱是_______(填化学式)。 (3)磷酸二氢钾属于___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答案】糖类 Ca(OH)2 复合肥 【解析】 【详解】
(1)成熟的菠萝果实含有甜味,这种甜味的营养素是糖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