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河南省焦作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撩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C.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嬴得了金牌。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荷担(hè) .. 弓弩(nǔ) 燕脂(yān) ..B.曾益(cēng) 孤孀(shuāng) .. 按辔(pèi) 折戟(jǐ) ..C.箕畚(běn) 塞上(sài) .. 囊者(nǎng) 长嗟(jiē) ..D.始龀(chèn) 穷匮(kuì) .. 智叟(sǒu) 都尉(dū)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不少食物都有预防大脑衰老,如核桃、葡萄、黑巧克力等等。(在“衰老”的后面加上“的功效”)
B.为了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使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删去“使”)
C.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的力量,对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十分重要。(将“体验”和“感受”对调)
D.“给爸爸放天假”亲子活动吸引了来自附近的1000多个家庭,近一千多名爸爸携孩子参加。(删去“近”或者“多”)
5.对下面课文内容分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是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B.课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C.文章四次写“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详略得当地将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这一特殊的外貌上。
D.课文写父亲的语言并非浓墨重彩,却处处体现他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二、名句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白露为霜。(《诗经》)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 。( 《惠崇<春江晚景>》) 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④欲将轻骑逐, 。(卢纶《塞下曲》)
⑤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 ⑥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⑦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______) 炽热(______) 沥青(______) 窒息(______) ....筋疲力尽(______) zào热(______) 吹xū(______) 氯化léi(______) .
yíng光(______) cù(______)然 zhòu雨(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诗中画线的语句。
2)下面对古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是“建造房屋”的意思,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B.诗人在东篱边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C.诗人借助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他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D.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却忘记了应该说些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9.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妾妇之道 (______) .(2)无违夫子(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10.文言文阅读 张孝基仁爱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③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④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⒇”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颜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得到。④怪:对……感到奇
怪。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斥逐之 斥:追赶 .B.富人病且死 且:将要 .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何:多么 .D.不复有故态 故:原来的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C.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D.尽以家财付孝基(《张孝基仁爱》) .
4)下列各句中,与“久之,其子丐于途”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 C.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孝基孝顺守礼,在岳父逝世后按照礼节得体为岳父举办丧礼。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侧然谓曰:“汝能灌因乎?”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的眼神
①那天,我又经过那个地下通道,通道里有几个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孩,他们在唱一首歌,歌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证我驻足。那是一段我熟悉的旋律。我站在那里静静地听完。在歌声的飘荡中,我的记忆也如同流水缓缓而来。尽管,时间已经流逝很久了。
②曾经的一段日子,我是这座城市电台的DJ。我经常穿过这个地下过街通道去对面的直播间做节目。通道里,总是靠边席地坐着一个男孩子,一个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孩子。男孩总是坐在固定的地方,他的前面是打开的琴袋,里面扔着过往的人随手扔下的零钱。这并不奇怪,在很多城市的地下通道里,经常会有这样唱歌的男孩。
③这个男孩总是穿一身牛仔,长长的头发。我想,这个唱歌的男孩子是很爱酷的,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戴着一副墨镜。即使,他常坐的那个地方的灯坏了,他坐在黑暗中,也不会摘下他的墨镜。 ④男孩的歌唱得很好,而且唱的大多是我喜欢的一些歌曲。而我经过的时候,为了听他唱歌,常常走得很慢,往往是等他的一首歌唱完了,才走到他的跟前,然后放下一点零钱,再慢慢往前走,另外的一首歌唱完的时候,就是通道的尽头。
⑤初夏的一天,那是一个下雨的日子。那天,那个男孩子唱的是beyond的《光辉岁月》,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我就站在那里倾听。男孩唱得很投入,唱得很好,我也被他的投入打动了。他唱完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在他的琴袋里放下零钱。这时候,这个男孩子突然说:“谢谢你。”
⑥男孩子抬起头,继续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么长时间,一直给我的帮助。还有,要谢谢你的,是你
每一次经过的时候,都是蹲下来往我的琴袋里放钱。我在这个通道唱了三年的歌,你是唯一的一个蹲下来放钱的人。我听得出你走路的声音。即使你总是轻轻地蹲下来,即使你轻轻地离去,虽然我的眼睛看不到你。”
⑦我很吃惊。他摘下墨镜,一双很大的眼睛,但是没有光泽。怪不得他从不摘下墨镜,怪不得他总是坐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没有灯光,也从不会移动。
⑧他说:“我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座城市,我从这座城市的盲校毕业了,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今天我在这里就是为了等你来。我想在我临走的时候听听你的声音。我想,你一定有着好听的声音,还有一双善良的眼睛。临走的时候,我要唱一首歌给你。”
⑨男孩子调了一下琴弦,轻轻地唱起来,是蔡琴的一首歌:《你的眼神》。我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听着,歌声很优美,令人感动。
⑩那天,我走进直播间的时候,我在节目中讲了这个依靠唱歌勤工俭学的男孩的故事。节目结束的时候,我选了那首歌——《你的眼神》作为结尾曲,并且通过电波祝福他…… 1)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故事。请你概括男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读下面一句话,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信息。(请分别从男孩和“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听得出你走路的声音。即使你总是轻轻地蹲下来,即使你轻轻地离去,虽然我的眼睛看不到你。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文中的哪个句子相照应?请找出并抄写在横线上。
4)文中第⑨段写道:“我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听着,歌声很优美,令人感动。”请你想象并描述“我”此时的心理感受。(不超过50字)
5)读完本文,请你为每年5月份的“助残日”拟一条关爱残疾人的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 12.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在选文A、B、C处分别填上一个准确的动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的?可以看出父亲怎样的特点?
3)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状态? 4)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七、语言表达
13.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天空收容每一朵云彩,不论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八、作文 14.写作
生活中,总有些人或物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时常想念。请以“想念”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