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数的步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4.情景题
(1)(出示 ) 园丁在这块长方形地的红色部分种上了红花,在绿色部分种上了
绿油油的小草。红花和小草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空白部分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比较一下,这个长方形的11和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4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情境图
12 把一块大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大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14
五.教学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二.重视动手操作,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涂一涂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分数。始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分图形中,感悟分数、理解分数。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通过动手折,动脑想,动口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我通过创设让学生帮助两个正在郊游的小朋友分东西的情境,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整除”的知识来解决,当出现只有一个大饼时怎么分时,引起学生脑海中的新知和旧知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分数,整个过程显得比较自然。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