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阅读欣赏

美文阅读欣赏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6:31:09

三、老海糊辣烫

汪曾祺

①老海是回民,专擅做糊辣烫。我没见过他,但小时候常吃他的糊辣烫。 ②老海的糊辣烫算是家乡的名吃了,小城人都知道。一有心情,就说:“走,喝老海的糊辣烫!”老海和糊辣烫似乎成了同义词,一提到老海,就想到糊辣烫;一提到糊辣烫,也只能是老海的糊辣烫。

③老海的小店开在八小隔壁,不大的门面。里面乌漆麻黑,灶台案板上一层黑垢。桌子从店门一直摆到街边,来晚了就没位置。老海的糊辣烫在家乡人气鼎盛的时候,我还是小孩,但常去吃,爸带着我。我一去就赶紧找座儿坐下,替爸也抢一个。 ④爸端着糊辣烫来了。大海碗里飘着层红油、牛油。碗里很烫,但不冒气,让油盖住了。不明底细的舀起一勺就喝,“哎哟,烫死了!”红油上撒了些长半寸许的蒜苗。油是红的,蒜苗半青半白,煞是可爱。牛油的腥膻混着蒜苗的冲劲,一嗅,食欲就大开了。

⑤舀一勺汤,轻轻吹吹,喝进嘴里,一股热流从口到胃,这一路都又辣又热,三口两口下去,额头上已沁出细密的汗珠。吃到半碗,就算在冬天,手心脚心都开始冒汗。要是夏天。更是大汗淋漓,从水里捞起一般,那叫一个痛快。据说有人感冒,就来吃老海的糊辣烫,效果比吃药强!

⑥汤里主要是粉丝——红薯粉、豆粉,还有土豆丁、牛肉丁、黄花菜。 ⑦汤用牛羊大骨熬制,味厚汤鲜,不清汤寡水,勾了粉芡。喝嘴里,又糊,又辣,又烫,是谓糊辣烫。

⑧同样的材料,搁别人手里,做不出这个味儿。人们只能乖乖地穿过半座城,来吃老海的糊辣烫。喝着糊辣烫,就着锅盔或大蒸馍,绝配! ⑨老海的糊辣烫为什么这么好?还是有诀窍。老海备料下料时,把自己一个人关厨房里,旁边不许站人。端出来的,就是一锅锅煮好的糊辣烫。

⑩老海是个孤老,无儿无女,手艺又不外传,做了几十年,眼见得越来越老了。小城人开始担心,老海死了,再到哪儿喝这样的糊辣烫。

?人总是会死,有一天,老海死了,小店关张了。小城人再也喝不到从胃暖到心的糊辣烫了。别人也开始卖糊辣烫,生意清淡,一喝,满不是那个味儿。 ?曾经沧海难为水。

?小学二年级,一次喝老海的糊辣烫。喝完一大碗,爸突然很吃惊地看着我,“你的门牙呢?”那时正换牙,门牙松动。“门牙呢?”还能去哪儿?肯定是喝糊辣烫时脱落,顺道吞肚子里了,浑然不觉!

?让人忘我的老海糊辣烫!

(选自《读者》2015年第5期)

【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老海糊辣烫》就很好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这一特点。全文没有一个统一的故事,结构也不那么严谨,语言平淡质朴,富有情趣。文章处处表现了作者对老海糊辣烫的喜爱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练习】

1.老海的糊辣烫为什么这么好?请阅读第④—⑧段,结合有关内容,分点概括回答。

5

2.本文语言平淡质朴,富有情趣。请结合下面的语句加以赏析。 (1)要是夏天,更是大汗淋漓,从水里捞起一般,那叫一个痛快。 (2)别人也开始卖糊辣烫,生意清淡,一喝,满不是那个味儿。

3.文章第⑩段和第?段两次写到“老海死了”,请分析其流露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4.第?段补叙小时候喝老海的糊辣烫的故事,有何作用?

5.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回忆小时候常常喝的老海糊辣烫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6

四、妈妈们的再成长

张 弘

①因为喜欢读童书、写童书,我业余受邀主持起了“魔法童书会”。这一亲子阅读推广公益平台倡导“用你的魔法,让孩子爱上阅读”,发展不到一年,聚拢了数万名粉丝,这其中,不少就是年轻的妈妈。 ②记得童书会刚开那会儿,有个周末的晚上呼啦涌入一群粉丝,她们争先恐后在后台提问:娃几岁可以开始读书了?小屁孩看书坐不住怎么办?有些无字书怎么给孩子讲解?? ③一问才知,她们来自一个专注海外代购的妈妈群。偶然一天,群主“扔”进了一则魔.法童书会的微信,瞬间把大家的热议焦点转移了。有妈妈说,总是买包包,也不开心,生活需要一些“非物质”。也有妈妈说:孩子发话了,我妈妈最漂亮,但是没有别人家的妈妈会讲故事。在“拼妈”的年代,代购妈妈发现仅“颜值高”还远远不够,开始了对童书的疯狂补习。童书会微信每有更新,她们就群发群读,每有活动,必积极转发参与。

④听说今年头两场的亲子阅读推广魔法大师班人气爆棚,有南昌、武汉、哈尔滨甚至香港的妈妈打飞的来上海,代购妈妈们更是坐不住了,商议组团来上海,顶顶让她们高兴的是,各家的孩子他爸都特支持:“去香港血拼,那是败家;去上海听课,这是旺家呀!” ⑤另两位铁杆粉丝妈妈,可是“高知”。还记得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中午,长发妈妈负责打伞,短发妈妈紧紧捂牢斜挎身前的防雨邮差包。进了屋,她俩顾不上收拾湿漉漉的凉鞋、裙摆和发梢,而是连用了两包手帕纸,先把包里外擦干,然后隆重地请出里面的宝贝——那用层层塑料袋包裹防护的画稿。原来,这对闺蜜看了魔法童书会介绍的巴黎翻翻书,萌生了要自己创作上海本土图画书的想法。于是你写我绘,一连制作了两本。我说,这么珍贵的手稿,怎么舍得在大雨天带出来?再说了,如果在微信上首发,不担心别人秒抄吗?短发妈妈认真想了想,说:“没关系,藏在家里只有家人看,放上平台,让更多的大人孩子分享,没准还能启发其他妈妈也拿起笔和水彩呢!” ⑥去年中秋,魔法童书会在微信里许了一个心愿:要为100个家庭建立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并在微信平台和网络电台播出。因为孩子的天籁之音稍纵即逝,因为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其实也就短短的几年。这个活动受到了妈妈们的热烈欢迎。有位帅帅妈妈,第一时间发来全家讲故事的音频。但帅帅毕竟太小,才两岁半,声音忽高忽低,说话有头无尾,所以,这个音频一直处于“备选”状态。谁曾料,半年过去了,前阵我忽然又在后台听到了帅帅的声音。嘿,不过才半年,帅帅似乎从怯怯的小乖乖长成了小小男子汉,不仅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还完全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会即兴发挥添加台词呢。伴随这个惊喜音频,还有帅帅妈妈写来的一段话:这半年,我坚持给孩子每天讲故事,并鼓励他每天一起朗读。今天,我“听”到帅帅的成长了,也“听”到自己成长为了一个更有耐心、更懂得如何去爱的妈妈。

⑦童书会的本意是关注孩子的阅读与教育,没想到意外收获了妈妈们的再成长故事,这,真要感谢“亲子阅读”独有的“魔法”呢!

(选自2015年04月27日《新民晚报》)

【赏析】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值得人们阅读与思考。本来“魔法童书会”是为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而开展的一项“亲子”活动,但是在该活动中,妈妈们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更让更多的妈妈们从中受益,收获了妈妈们的再成长故事。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让妈妈们参与阅读,让阅读成为人人的行动,相信这个社会将不再世俗,精神不再空虚。

7

【练习】

1.“妈妈们的再成长”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偶然一天,群主“扔”进了一则魔法童书会的微信,瞬间把大家的热议焦点转移了。 .

3.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有什么作用?

4.详略得当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文中详写了哪件事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阅读始于孩童,终于垂暮。阅读应伴随一个人的一生。阅读本文后,相信你对阅读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8

搜索更多关于: 美文阅读欣赏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老海糊辣烫 汪曾祺 ①老海是回民,专擅做糊辣烫。我没见过他,但小时候常吃他的糊辣烫。 ②老海的糊辣烫算是家乡的名吃了,小城人都知道。一有心情,就说:“走,喝老海的糊辣烫!”老海和糊辣烫似乎成了同义词,一提到老海,就想到糊辣烫;一提到糊辣烫,也只能是老海的糊辣烫。 ③老海的小店开在八小隔壁,不大的门面。里面乌漆麻黑,灶台案板上一层黑垢。桌子从店门一直摆到街边,来晚了就没位置。老海的糊辣烫在家乡人气鼎盛的时候,我还是小孩,但常去吃,爸带着我。我一去就赶紧找座儿坐下,替爸也抢一个。 ④爸端着糊辣烫来了。大海碗里飘着层红油、牛油。碗里很烫,但不冒气,让油盖住了。不明底细的舀起一勺就喝,“哎哟,烫死了!”红油上撒了些长半寸许的蒜苗。油是红的,蒜苗半青半白,煞是可爱。牛油的腥膻混着蒜苗的冲劲,一嗅,食欲就大开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