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02:27

乘法交换ab=ba 律 乘法结合(a×b)×c=a×(b×c) 律 乘法分配(a+b)×c=a×c+b×c 律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学习,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3.引导观察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质疑: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状,问:这是什么?(正方形)

让学生先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周长=边长×4。 引导: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试着写一写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 S= a2 C=4a

2.提问: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对平方的表示不理解) 明确:S=a·a可以写成a2,表示2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 a2。

出示:32,b2,52,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2读作3的平方,表示2个3相乘,等于9;b2读作b平方,表示2个b乘;52读作5的平方,表示2个5相乘,等于25。)

出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你能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吗? 引导学生先说出用字母表示的计算公式,再计算:

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是S=a2,当a=6时,S=62=6×6=36(平方厘米)。 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是C=4a,当a=6时,C=4×6=24(厘米)。 【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4题。

先让学生分析信息,说一说“今天卖出多少个足球”怎么表示?(48+m) 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第(2)、(3)小题,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此题有两个容易迷惑学生的地方:a2、62及6×2、a×2。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平方”与“2倍”:a2表示2个a相乘,即a×a;2a表示2个a相加,即a+a。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a×b=b×a,可以写成a·b=b·n或ab=ba。

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教学(后记)反思】:

第3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1)

【教学内容】:教材P58例4及练习十三第1、2、4、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再过几天老师的生日就要到了。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有多大了?

学生发言,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师:你们已经猜了老师的年龄,现在,让我来猜猜大家的年龄吧。(11岁)老师告诉你一条重要的信息。(出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你们说我多少岁了?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岁数:11岁 老师的岁数:11+22) 【探究新知】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1.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1岁时,老师多少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2岁时,老师多少岁?你是怎么想的?

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用一个算式表示。在纸上写写看。(一生板演)

3.师:感觉怎样?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能把你写的算式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算式与感想。

师:看来,像这样的式子还能写很多。咦,那你能用一个式子就把同学们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和两个岁数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

4.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汇报、交流、评价。

师: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6.优化。A A+22表示什么?还表示什么?

7.预设:B B+22 X X +22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A、B、X 都是表示不确定的数,A+22,B+22,X+22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

8.师: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让我们来试试。 9.想一想,当A=1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 当A=33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 10.师:这些算式既表示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之间的关系,又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那么,当老师a岁时,同学们几岁?

11.师:用a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数怎么表示?试试看。(解读一下自己写的式子)

(二)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2.通过阅读例4可知:一共有果汁1200g,倒了3小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 g表示,还剩下多少克?

一小杯的容量是x g,那3小杯的容量是3x g,还剩下多少克呢? 列出式子:1200-3x 。(学生齐答,教师板书)

3当x 等于200时,还剩下:1200-3×200= 600(克)。 4.x 最大可以是多少?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派出代表做课堂汇报。

已知总量是1200g,倒完3小杯后,还有剩余,那意味着1200 - 3x 会大于O,得出结论x小于400。(板书)

5.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6.提问:解决上面的例题需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总量和已使用的量的关系,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正确列出算式。 7.你还能根据题目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交流一下,收集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合作。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结果,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决,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4.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区分“离开重庆有多远”和“到宜昌还有多远”。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学生的岁数:11岁 老师的岁数:11+22

1200-3x

1200 - 3x 会大于O,得出结论x 小于400。 当x 等于200时,还剩下:1200-3×200= 600(克)。

【教学(后记)反思】:

第4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2)

【教学内容】:教材P59例5及练习十三第5、6、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的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抓小棒的游戏。

1.明确操作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是老师抓的3倍。 2.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 在此基础上提问: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

3.教师抓一大把时,问: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几根呢?

当a= 60时,你们小组的同学一共抓几根?当a等于200时呢? 【探索新知】

教材第59页例5。

1.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

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3倍。 (2)教师:假如摆x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 学生:3x根。

教师:x表示什么?这儿的x可以是哪些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3)教师:当x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x 等于20时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摆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如果摆x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x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需要8根,摆3个需要12根?? 提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正方形个数的4倍。摆x个正方形需要4x根小棒,这里的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

(2)教师出示另一个正方形,用x表示边长,问:这时的x表示什么?分别用字母表示出

搜索更多关于: 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乘法交换ab=ba 律 乘法结合(a×b)×c=a×(b×c) 律 乘法分配(a+b)×c=a×c+b×c 律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学习,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3.引导观察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质疑: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状,问:这是什么?(正方形) 让学生先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