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K4+515人行天桥梯道改造施工方案
(8)混凝土应连续灌注,直至灌注的混凝顶面高出图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确定的截断高度时停止浇筑,以保证截断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均达到强度标准。
(9)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本工程要求为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应在接桩前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
(10)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及时查明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报监理工程师经研究后,进行处理。
7、缺陷桩
(1)如果桩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在施工中遇到异常情况,监理工程师有理由认为桩的质量低劣。
(2)废弃的桩,工程技术人员应作出详细的补救设计(包括消除废弃桩),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8、桩基检测
灌注桩灌注完成并破除桩头7d后,由施工单位进行申报,由施工单位、监理会同桩基检测单位对桩基进行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3.2梯道桥台施工 3.3.2.1施工要求
1、技术交底:梯道桥台施工前,专业工程师向工段及班组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要点讲解,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技术数据、质量与安全措施等。
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放出梯道桥台的纵、横中心线。
3、放坡开挖:按1:1放坡,采用机械作业为主,人工清槽。开挖过程中
17
注意坑壁的支护。
4、基底处理:桥台采用无支架法施工,即人工修整基坑面经整平、夯实后,采用C15砼进行硬化,硬化底板的顶面高程与桥台底面高程相同,底板宽度应比桥台底宽出一部分,以便安装侧模板。
5、钢筋工程:在垫层混凝土面上进行二次精确放样。按照图纸要求,在场地集中下料制作,现场绑扎钢筋,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埋钢筋的位置的准确。
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帮条焊,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最大弯距处。
6、模板工程:钢筋绑扎完毕检查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和支护是否牢固。
7、混凝土施工:
采用泵车送料施工,混凝土按配合比通知单拌合。各种材料计量,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不得有积水。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层。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其分层厚度为30cm。振动器插入的距离以直线行列插捣时,不得超过作用半径1.75倍,振动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更不得放在钢筋上。振动器开动后方可插入混凝土内,振完后应徐徐提出,不得过快或停转后再拨出机头,以免留下孔洞。振动器靠近模板时,机头与模板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10cm。混凝土浇筑完底层后,在浇筑上层时,振动器机头应稍插入至下层使两层结合一体。混凝土应振动到停止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呈现薄层水泥浆时为止。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歇时,不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以便
18
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续灌层混凝土振捣完毕。
8、拆模与养生:侧模板属非承重构件,一般混凝土深度达2.5MPa时既可拆除,混凝土养护采用塑料布或土工布封闭洒水养生。 3.3.2.2质量标准
1、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标准 项次 1 2 `3 检查项目 受力钢筋间距(mm) 横向水平钢筋间距(mm) 保护层厚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20 0,-20 ±10 2、钢筋混凝土承台质量标准 项次 1 2 3 4
3.3.3梯道施工 3.3.3.1测量控制
本桥梁梯道为对原有梯道的改建,梯道宽度与原梯道一致,高度按照实际高度调整施工。必须与原现状桥梁标高保持一致。
3.3.3.2焊接、安装成品钢构件
19
检查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断面尺寸(mm) 顶面高程(mm) 轴线偏位(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30 ±20 15 成品梯道钢梁材料均采用符合《桥梁用钢结构》(GB/T714-2008)要求的Q345qD钢。
用于焊接梯道钢梁的焊接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焊缝强度应与主体金属强度一致。焊接工艺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