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河北省沧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D.甲的密度为0.5×10kg/m
2.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3.某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是
3
3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5.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 C.兴隆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 6.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C.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时,选择分度值越小的量具越好
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能调节平衡螺母
8.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9.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与频率有关 C.音叉在振动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10.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38万千米 二、填空题
11.小李同学想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他手边只有:一个已经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一段细线、一个立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已知)、一个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小李同学用这些实验器材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
(1)将立方体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 (2)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的金属块浸没盐水中且不接触烧杯,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和已知条件完成下列填空:
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_____。
12.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 13.站在平静的水池边,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这云彩是 A.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B.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14.(1)取一支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小孔,进行推、拉活塞操作,同时观察筒内乙醚变化。当沿图(a)所示方向对活塞进行操作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内出现了液态乙醚,此现象说明: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如图(b)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
(3)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c)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若在整个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c)乙),则光屏上将会出现红色和______色.
(4)用纸锅也能将水烧开。如图(d)所示,盛放一定量的水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被点着。这是因为水加热到沸点后,水的温度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水持续沸腾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盛水的纸锅的温度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纸的着火点而不会燃烧。
1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分辨不同的乐器和选手。
1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1s至3s内,木箱运动的距离为________m,第2秒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三、计算题
17.江西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水净重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矿泉水?1.0?10kg/m,
33?酱油?1.1?103kg/m3)
18.图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求: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 四、实验题
19.小月在研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这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式:m=______________ 体积V/cm3 质量m/g 10 30 20 60 30 90 40 120 50 150 60 180 20.小华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小林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分别采用光具座,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两人用各自的凸透镜,对着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都看到了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根据自己看到的像,他们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带着提出的问题,他们分别用自己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在实验中用四个点记下了物体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并把像的特点和大小变化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焦距 物体的位置 A B 光屏上像的情况 倒立缩小 倒立缩小 倒立放大 倒立放大 像的大小 很小 较小 较大 很大 5cm C D
焦距 物体的位置 E F 光屏上像的情况 倒立缩小 倒立缩小 倒立放大 倒立放大 像的大小 很小 较小 较大 很大 10cm G H 分析两人的记录,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所成的像越______。他们通过比较B点、H点的成像情况发现,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还与透镜的_______有关。 (3)两人共同分析了A、B、E和F点的成像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小华在进一步分析了自己的记录后,认为应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附近,多观察几次成像的情况,才能更好的总结出成像的规律,同时他建议小林也在他自己所选的____点与____点之间再做几次实验。
2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