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河北省沧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C.V甲>V乙
2.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
C.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 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B.ρ甲< ρ乙 D.m甲=m乙
B.把铁丝烧红
D.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4.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5.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6.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7.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8.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9.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 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 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 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10.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信息可知,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A、B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较大。
12.练习调节投影仪(图)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1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的边缘的光色,其中A为_____光,_____(“Ⅰ”、“Ⅱ”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能够使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的光线在_____(“Ⅰ”、“Ⅱ”或“Ⅲ”)区。
14.生活中的打火机中装的液体是通过_____的方式液化的,家中烧开水时,壶嘴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些白气是_____(填“从壶内冒出”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15.在班级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凯弹奏了一首吉它曲,吉它声是由弦的__________发出的,并通过_______________传播。若小凯改变弹奏的力度,改变的是吉它声的_______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16.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为参照物。 三、计算题
17.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图象,并根据图象求:
(1)量筒的质量m筒。
(2)液体的密度ρ液。
(3)如果量筒装入80cm3该液体,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是多少?
18.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四、实验题
19.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该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____位置,随后他观察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天平调好后,小明将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g。
(3)小明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是____cm3,接下来小明称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9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____g/cm3。
2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此时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_____(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4)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5)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