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基层政府工作的调研
关于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基层政府
工作的调研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政府建设也提上了重要日程。信息化政府的建设核心就是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转化为电子政府,充分利用现代化数据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政府工作朝着数据化、无纸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可以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还可以提高政务公开程度,打造“阳光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真正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基层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信息化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基层政府是各级政府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承担着政策的上传下达、为群众提供公共产品等管理和服务职能。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放管服”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基层推广的有效途径,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 基层政府处于我国政府机构链条的末端,所涉及到的行政事务大多与执行有关,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政府管理更加有效,实现政府的“低成本、高效率”。
(三)信息化建设是政府对外形象推介的有力手段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媒体的传播速度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兴媒体,加强政府对外形象推广,对于提高地域知名度,树立地域品牌,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育黎镇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主要举措 (一)育黎镇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育黎镇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项强力举措,育黎镇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育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步完善,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的通讯网络已经全面覆盖了育黎镇的各个角落,宽带、高速光纤已经进入普通居民家中。互联网的普及为乡镇政府信息化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政府网站“育黎镇人民政府”已初具规模,网站设立了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党务公开、育黎风光、招商引资、信息公开等8个栏目,真实而全面的体现了育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对育黎镇的对外宣传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再次,育黎镇通过建立“钉钉”政务办公系统,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二)育黎镇加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举措
一是建立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门花网站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代表了政府的形象,也是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个窗口。政府网站的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2017年3月,育黎镇对原有政府网站进行改版升级,主动融入全市“大网站”建设,体现以服务为中心,强化为民服务功能。目前,育黎镇是全市拥有政府网站的6个乡镇之一。如今,“育黎镇人民政府”网站已经成为育黎镇政府联系驻地企业和当地群众的重要桥梁,并成为育黎镇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此外,育黎镇政府为了加强网站管理并及时更新,安排专人负责网站及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政府网站的利用率。
二是搭建钉钉办公辅助平台。育黎镇利用“阿里钉钉”成熟的办公平台,根据乡镇工作实际,创新优化后台设计,打造出“五位一体”的基础管理平台,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提升办公效能。事项审批平台。依托镇机关人事安排,建立起明晰的后台组织架构,将请假销假、印章使用、办公用品领用等审批流程以及因公外出登记等,全部纳入平台,可随时调阅后台数据,将基础管理工作模块化、痕迹化。公文传阅平台。为保障公文传阅的信息安全,育黎镇购买了自主办公邮箱域名,为干部匹配专属办公邮箱,并与电子化办公辅助平台绑定,邮件可穿透到手机客户端,实现了无纸化、移动高效办公。信息交
流平台。即时信息发送之后,信息发送人可以适时掌握对方是否“已读”,对“未读”信息,可让后台自动发起短信息或电话提醒,保障信息传递高效必达,变“被动追踪”为“主动追踪”,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工作调度平台。专项工作的调度责任人可实时建立阶段性工作群,为多部门高效协作搭建了平台,平台交流信息含有防截屏转发的暗纹底码,群成员围绕待决事项放心交流,调度结束后,可随时解散阶段性工作群,让工作调度更加便捷高效。任务提醒平台。利用集成在平台内的微应用,包村干部民生“面对面”、值班、定时报表等,都可以根据任务节点,提前预设任务提醒,并可指定任务相关人,届时任务相关人不确认任务完结,系统会反复提醒,保证重要工作不竞不休。
三、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影响,对于很多乡镇干部,特别是老干部,对信息化建设的接受程度比较低,难以突破思维牢笼。有些不清楚如何实现业务信息化;有些对信息化产生的工作效率和对单位部门发展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甚至有些干部对信息化推广产生抵制心态,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建设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二)缺乏顶层规划和科学设计。当前,市、县一级政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