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教于乐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论文
寓教于乐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摘要】 1. 导入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2. 课堂严肃活泼,学生快乐学习。3. 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氛围。4. 教学联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5. 切实联系时政,增强直观效果。 【关键词】 寓教于乐 导入 快乐学习 主体 实际 思维 时政 直观
众所周知,传统思想品德课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弊端,就是对学生整齐划一,对知识设置铁板一块,教学模式呆板生硬,课堂死气沉沉,强调死记硬背,这种模式越来越被更多的师生讨厌。在新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取而代之,其中寓教于乐教学法不妨一试。一堂好的思品课,需要师生的互动来完成,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能够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天地里学习,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让课堂轻松愉快,让死板的知识灵活好记,我觉得这是思想品德课堂的关键,也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政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的尝试了寓教于乐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入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思想品德课,头开得好,就能迅速活跃课堂,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课的开头。在课堂上,老师不断变化课堂的开头,对学生的引导起着积 极的作用。例如,在讲到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现状时,
我设计了一个小品,一个学生假装是地球,走路一瘸一拐,说他受伤了,满身伤痕累累,头发被人们砍了,身上到处被人们挖的乱七八糟,需要找医生去看病,这时候导入新课,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然,开头的方式还有许多种,像名言、警句等都可以开头,总之,老师要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开头,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未始,兴已浓”,促使学生迫切学习。 二、课堂严肃活泼,学生快乐学习。
一课堂不仅是学生求知的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充分锻炼的场所,如果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在各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我觉得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我在讲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时,我让学生先来把上节课的内容要点给大家说一遍。要求是语言流利,声音宏亮,有主有次。通过学生做课堂小结,我发现有的同学开始总结说话结结巴巴,到最后,不但语言流利,还说得绘声绘色,生动极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他总结的同时,也给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一个巩固的机会。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我们也不放弃,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一些简单的题的答案,我总是喜欢让他们来回答,并且时常给予他们表扬,目的是让他们产生兴趣。在有的时候,我也让学生来表演,通过表演,来让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办呢?等,这样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气氛中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此外,我们也可以运用知识竞赛法、上台演讲法、心得记录法、派出
小记者采访等不同的方法来锻炼和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需要从教师那里受到教益,得到关心,帮助和呵护。但是,学生是有着自觉能动性的个体,他们有理想、有感情,对于给予自己的教育时时都会产生接受或拒绝、积极与消极、去做或不去做的反应,由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必须真正地把学生当成接受教育的能动主体。在讲到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培养亲社会情感》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当你站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街头时,有什么感受?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害怕,害怕车把自己撞了;有的说安全,虽然车很多,但都遵守规则;有的说忙忙碌碌的人不知都在忙什么,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有的说社会是很大的,个人就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又有的说感到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我及时的给予鼓励,课堂效果很好,轻松、活泼而又达到了教育效果。
四、教学联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
要启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课文的正面说理,以及语录、资料、故事、小栏目、阅读与思考、活动设计等,力求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吸引和启发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很有兴趣地积极地学习,并同自已联系起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讲《撑起自我保护伞》时,我设计了十种情景,如当地震发生时怎么办,当家中发生火灾时怎么办,当看见坏人作案时怎
么办等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有可能发生的事,先让学生讨论,然后编制自我救护小手册,把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们也有话可说,课堂效果十分好。
五、切实联系时政,增强直观效果。
作为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关心世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且和课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如我在讲到八年级下册《是非善恶有公论》,说到道德的定义时,列举了美国士兵焚烧《古兰经》,引起了所有伊斯兰教士徒的愤怒,成千上万名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美军士兵的亵渎行为,可见人们内心的信念一旦被破坏,产生的后果多么严重,由此引出道德是靠人们内心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这样一讲,学生立刻就明白了,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增强了直观效果。 总之 , “寓教于乐”以转变观念为前提 , 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为核心内容 , 以融恰的师生关系为重要保证 , 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它不仅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 , 也应该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 , 它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上是对我政治课的一点探索,这些内容都是基于学生们活跃、快乐的天性而设计的,它们对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活跃思维,主动求知有首显著的效果,寓教于乐,更好的上好每节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