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线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有恃无恐/两三对峙 吁请/长吁短叹 贞烈/箴言 B . 弄权/弄巧成拙 咽气/狼吞虎咽 咀嚼/含英咀华 C . 和诗/和衷共济 塞外/茅塞顿开 纤细/纤毫毕见 D . 丧失/丧钟 强壮/勉强 反间/间不容发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隔膜 花枝招展 因地治宜 B . 伫蓄 触目伤怀 一代天骄 C . 阔绰 顾名思义 唯唯连声 D . 懊悔 锋芒毕露 相形见拙
3. (2分)“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在下面的语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③如果任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句后
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
第 1 页 共 10 页
4. (9分)默
写。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________。(《列子》一则)
(3)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________,我咬紧了牙,________。(阿累《一面》)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高尔基《童年》) (6)________,________。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5. (4分)《________》是________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本书。请你写出出自这本书的其他两篇文章题目:《________》、《______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杭州西湖四周景点密布,清风唱和的柳浪闻莺,南屏晚钟的悠扬不息,让人慨叹的胡雪岩故居。近年来,市政府对西湖周边景点进行改造,要求景区全天候对外开放。不过事实上,环湖一带有许多名胜古建却早已成为盈利餐厅或高档“会所,”尤其是北山路、南山路等周边建筑,并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政府用力气打造的“大众西湖”,竟成了一个矛盾体:一边是免费美景,一边却是炫富场所,不断刺激着公众。这西湖“富贵化”的趋势,使“大众西湖”成为了考验政府的一道命题。
(1)这段文字在语言结构、用语得体、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2)政府该如何面对西湖“富贵化”这一趋势,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第 2 页 共 10 页
山坡羊·撞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2)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8.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李存审出于寒微① , 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② , 四十年间,位极③将相。
其间出④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⑤者凡百余。”因授⑥以所出镞,命藏⑦之,曰:“尔曹⑧生于膏粱⑨ , 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⑩。(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寒:贫困。微:地位低下。 ②乡里:此指家乡。 ③极:达到。 ④出:脱离。 ⑤镞(zú):箭头。 ⑥授:授给,给予。 ⑦藏:收藏,保存。 ⑧尔曹:你们。 ⑨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⑩诺:答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尝戒诸子________ ②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________ ③因授以所出镞________ ④命藏之 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②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3)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 3 页 共 10 页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9.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跌进坑里.别急着往上爬 小 艾
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
这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
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坑太深,三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
同学喊来了老师。李老师站在坑边,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在里面呆着吧,我们走!”李老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
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亮光处爬去。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出来。
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抢着告诉我。
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同学们探着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否则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失败和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否则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选自2009年第6期《慧语》,有删改)
第 4 页 共 10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