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总 - 诗词赏析

2012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总 - 诗词赏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19:30

起波浪的场景),或表达了作者对雨中景色的喜爱之情。(或者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语言表达1分。

(浦东)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 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

14.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古称金陵)。(1分) 15.选出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A.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B.颔联写当年宫中歌妓随陈后主一起被掳离故国,而战争留下的累累白骨依旧埋在江边的古墓。

C.尾联写陈后主华美坚固的楼阁已无迹可寻,人们只能年年在楼阁故址向荒草诉说不尽的愁意。

D.从韵脚和“现实—怀古—现实”的思路看,作品既符合“次韵”的要求,又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潮卷新沙换故洲”一句。(4分) 参考答案:14. 南京(1分)

15.(3分)C

16.(4分)参考答案要点:指出景情关系(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1分) 这句诗景中融情、吊古伤今,写了湖水不断卷来新沙,天长日久,改换了故洲的模样,抒发了沧海桑田(时移世易、新旧更替、朝代兴衰)的深沉感慨。

9 / 15

(普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7题。(7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北宋]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黄州人,家贫未仕。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15、从这首诗的体裁上看,属于近体诗中的□□□□。(1分) 16、对这首诗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首联描写的是西山赤壁地势险要,地处战略要冲,是一道天然屏障。

B、“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表现出诗人对于建立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 C、尾联中的“鱼竿客”是隐者的形象,隐含着身在官场的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整首诗诗意境阔大,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诗句凝练。 17、第三联中的“拳”、“退”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15、五言律诗 16、C

17、“拳”形象地描摹出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退”生动地表现了飞鸿在广阔天空的映衬下看似没有前移、反而后退的情状。两者不仅渲染了鹭宿沙滩、鸿飞长天这样宁静的风景,也蕴含了作者不愿入仕的生活态度。

(青浦)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4—16题。(8分)

朝天子·西湖

元 徐再思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

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 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注释】①里湖、外湖:西湖以苏堤为界分里湖、外湖。

10 / 15

14.作品标题中的“朝天子”是 。“宜晴宜雨”使人不禁想起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的诗句“ , ”“梅花墓”指 的墓地。(3分)

15.对作品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首两句总写西湖之春,虽不具体写景物,却给人一个春到西湖、生机盎然的总印象。 B.“真山真水真画图”一句甚妙。明明是真山真水,不是图画,作者偏说是真图画,来喻其美。

C.“销金锅”喻西湖是一个挥金如土的地方,“锦绣窟”言西湖是衣锦披绣的窟穴,两

句极写繁盛,有赞叹,有感慨,也有思考。

D.最后以两位人物的高洁,映衬西湖格调清雅,并以苏堤和白堤作为西湖代表性景观收束作品。

16.末句作者把两个人名、两个地名罗列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印象。据此揣测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参考答案:14、(3分)曲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林逋墓。 15、(2分)D

16、(3分)表达了词人一方面希望像苏轼一样出仕为国出力,但另一方面又企图像林逋一样过着隐居避世的日子的矛盾心理。

(松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①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翮:鸟的翅膀。

14.陶渊明, (朝代)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1分)

15.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叠词“栖栖”“夜夜”“依依”写出离群之鸟日夜无所归依的恓惶。 B.前六句写鸟的失意与后六句写鸟遇到松树的境况构成鲜明的对照。

11 / 15

C.“值”通“植”,写诗人心生怜悯,手植松树让离群之鸟来此栖息。 D.离群之鸟将临风不凋的松树作为托身之地,愿与之相守,不再分离。

16.《归去来兮辞》中有写“鸟”和“松”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景翳翳

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试分析其在写法上与本诗的主要区别。(4分) 参考答案:14.(1分)东晋。 15.(3分)C

16.(4分)都运用了比兴手法。但《归》中有比有兴,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由鸟倦飞知返比喻自己厌倦官场而归隐,抚孤松而盘桓既是实写作者行动,又暗指诗人向往高洁。本诗主要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鸟自喻,无枝可依,终于找到高洁的松树作为依托,并甘愿永远相守。

(徐汇)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4——16题。(8分)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看横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4.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叶声寒”点明了由夏入秋的时令更迭,也与后一句的“西风”相照应。 B.作者以“燕入谁家”喻指变节奉敌的行径,在感慨中也表达了嘲讽之意。

C.词的上阕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秋江图,也表达出作者家国破亡的主观感受。 D.下阙以“寂寞”二字领起,点明了词人被押送途中孤独的处境,表达出他对命运的感慨。

15.词人在上阕将自己比做被吹落天涯的枯叶,这样写的好处是 。

16.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加以鉴赏。 参考答案:14.D(2分)

15.与“寒秋”“西风”相对应,以无根的枯叶比喻自己失去家国,流落飘荡的情状,表达亡国后的飘零之苦。(2分)

12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起波浪的场景),或表达了作者对雨中景色的喜爱之情。(或者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语言表达1分。 (浦东)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 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 14.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古称金陵)。(1分) 15.选出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A.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