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1 0:51:01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B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做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

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化传统,叫做大传

统,它是经学院、寺庙的教育而形成的,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的这个传统,是有意识培养和延续的产物,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的设计过的教育而传播;但是,还有一种属于非文人的文化传统,它产生于日常生活,而且这种传统也没有人专门去培养和发展,它是自然生成的。

这种说法,在中国也大体适用。大传统在中国古代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来传播的。现

在受过新式学校教育的人可能会看不起私塾,虽然那些私塾先生很早以前就常常是文学讽刺的对

象,比如普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反》里嘲笑先生摇头晃脑念金筐箩,但是,他们实际上在文化传播中是最重要的。这个大传统,就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里生活的人,从小就受家塾教育,从小就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成人以后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依靠书信、诗词往来的必要知识,就形成互相认同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互相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也由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同时,他们还通过科举考试、婚姻关系,使这个阶层保持开放性和流动性。

而民众有民众的传统,我们不要以为民众没有知识,他们只是没有书本的、抽象的、学校教出来的知识,实际上他们有另一套知识。这些知识构成小传统,而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传播。

乡土中国在几千年里已经形成一些习俗和规则,像亲与疏、责与戏、荣与耻、好与坏、怎么对人、如何做事,一个人在家中、在乡下、在和小时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就渐渐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无形的。 这些不识字或识字有限的人,也会受到文化阶层的影响,比如识字的人讲一些通俗的书,如福

建的礼生、北方的乡秀才,在乡村是很草重的,古代中国乡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读书人的仰慕和尊敬。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被记录在民间善书、皇历、家族规约等里面。有时,乡村学校教书,在教书中间,不知不觉就把这些道理和知识传到了下层社会。 在农村的节庆日、祭祀日等,会有祠堂、婚礼、丧葬等仪式,那些仪式就告诉人们祖先的重要性,而祖先的重要就意味着家庭的重要。家庭放大就是家族,家族是互相认同和互相支持的共同体。

而仪式上的站位、先后次序,也传达了很多道理,比如男草女卑、家族关系、父党母党、家族的中心和边缘、道德伦理的报应等。

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还有演戏、说书之类的娱乐活动,戏文、故事很有用,常常把最通俗也是最简单化了的伦理道德规则传达给大众。比如四郎探母,其中就有家庭与国家、个人、爱情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大道理;十五贯,就有关于偷盗等的因果报应问题;隔江救阿斗,就传达了忠义的伦理。看了戏,人们就接受了这套知识和道理,他们常常会引用戏文说事,也会引用戏曲故事来教育小孩子。

所以,古代中国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丈节选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传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传统是经过有自的、有计划地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属子少数上层人的正统

文化、学者文化。

B.大传统一般由学校、书院、寺庙等场所传播,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是传播这一文化的重要角色。

C.大传统通过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和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来,在这种环境里生

活的人由此形成相互认同的阶层。

D.大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不仅有赖于学校,还有科举考试、婚姻关系等等,因而常常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2.下列对中国文化中小传统传播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传统可以借助耳濡目染的经验来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形的教育,把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习俗和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个人。

B.小传统可以借助文化阶层的影响来传播,通过乡里的读书人,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将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等自然地传播下去。

C.小传统可以借助传统仪式的暗示来传播,通过乡村的节日或宗族活动,传达有关家族历史

和伦理、家族等级关系等强调家庭重要的道理,以及因果报应等。

D.小传统可以借助乡村娱乐活动来传播,通过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在戏文和故事中传达最简单化的有关个人、家族和国家等的伦理道德规则。 3.结合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上层

文化阶层通过多种正统教育,建立起他们的通行规则,把特定的行为、举止、谈吐作为他们之间互相认同的标志,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这一传统的延续。

B.中国文化中的刁传统没有形诸于书本,也不成体系,其表现方式是形象的。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潜移默化地使民众接受了一一一套知识和道理,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社会中大众的生活。

C.中国社会中,尽管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意识形态不相同,但是大传统和小传统

之间并没有完全割裂,民间的习俗平以、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与文化阶层抽象扩知识有相通之处。 D.私塾、学校中的先生是大传统和小传统间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他们既是大传统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作为读书人又是民间仰慕和尊敬的对象,无形中参与了小传统的建设和传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

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B.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 其赢弱者/

C.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间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 其赢弱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穰苴出身卑贱,却深受皇帝赏识。穰苴为报君王之恩,在齐国连遭败绩时,请缨抗敌,主动请

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穰苴治军严厉。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

中,也被处置。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 弱者关怀有加,穰苴率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B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做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 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化传统,叫做大传 统,它是经学院、寺庙的教育而形成的,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的这个传统,是有意识培养和延续的产物,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的设计过的教育而传播;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