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 王忠礼
如何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单位;正安县第二完全小学 姓名:王忠礼 电话:15985097805
想成为一名教师并不难,可以说多数人都有这个机会,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不那么简单,做一名师德高尚人民教师就更难了。
当站在讲台上时,看着眼前几十双对知识渴求的大眼睛,不禁地在心底默默地对他们说:“孩子们,老师虽说不是最优秀的,但老师决不会误人子弟!”老师虽然平凡,但这份职业很伟大。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也深知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呼后面的艰辛。他们凭着自己的良心在教书,不管今天学校领导在不在,上级有没有人来检查,都是不声不响的工作,不需要人监督,都会处处按人民教师的道德要求行事。我们教师具备最基本的德行还是不够的,学生是要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呀!为此,教师教书育人者,必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职业属性,其内容包括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我们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所以,道德素质很重要。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是个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正安二小人的师德也不是说在口头上的一些号子,加强自身
修养,不断的学习,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学生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当这三者集于对人的教化这一过程来说,归根到底是教书和育人两方面。教书和育人,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离的教育过程。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育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可以被认为是我们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过程、手段、和方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栋梁之材需要用心血栽种,用汗水浇灌,用精神培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
谦虚是我们的品质,勤奋是我们的美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紧扣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加以点拨。这样是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作为一名 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每个周三,是我校全体老师的业务学习的时间,个个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学习活动中,认真作好笔记,交流教学中的一些困惑等,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钟家云校长在抓行风建设中提出,我们的老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呀!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特别的重要,他是学生行动的标杆。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这对新时期的教师来讲不是简单的挂在嘴上,一句为人师表,说得轻松,做起难呀!重要的是自己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课辅当中去,这是自己应当做好,做实的。只有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人们常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爱,这种爱是神圣高尚的爱,这种爱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他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教师不仅仅讲授道德或学术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从而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
影响力。所以,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现实的态度等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1世纪,是一个终生学习的社会。我们的教师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是对我们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要向前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人学习。要不断积累,及时梳理,将各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 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教材理解方面的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材的主干内容不变,但是随着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推行实施,我们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材的内容的变化和方向的转变,我们新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转变。自己在把握基本教材内容的同时,适时适度的做出拓展延伸,适应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要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要有新的理念和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