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3章 肿瘤遗传学
的蛋白。p53基因的突变常发生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事实上,与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相比,p53基因在50%左右的人类恶性肿瘤中存在变异,占第一位。最初人们认为p53基因是癌基因,但是后来发现某些肿瘤中的P53蛋白与正常的p53基因编码的蛋白不同。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终于证实了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通过P53蛋白体现其功能。野生型P53蛋白是核内的一种磷酸化蛋白,作为转录因子可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一定的外界刺激如DNA损伤、应激等可引起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升高,激活一系列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断、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分化、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
p53基因功能失活机制有以下几种:①p53基因自身突变,导致p53丧失与DNA结合的能力,这是 p53基因失活的最重要机制;②MDM2癌基因的负调节。MDM2是P53蛋白的靶基因,P53蛋白刺激MDM2基因的表达,而MDM2蛋白可与P53蛋白(野生型或突变型)结合,抑制P53蛋白介导的反式激活、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功能,同时MDM2蛋白可以催化P53蛋白的降解,从而形成一个反馈调节环,负调节P53蛋白的活性;③P53蛋白与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失活的另一重要原因。DNA肿瘤病毒蛋白如SV40大T抗原、腺病毒E1B转化蛋白等,均可以和P53蛋白结合,抑制其功能活性并促进其降解。由于p53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2003年10月我国科学家已将其制成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正逐步在临床推广。
(傅松滨)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