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6份试卷合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2018年4月4日晚,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37岁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成功,拿得总冠军。有人为彭敏感到遗憾,认为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只是输给了自己;有人称赞雷海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有人感慨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因为诗词大会而改变:也有人反驳,虽然境遇不同,但他们心中都有对“诗与远方”的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B; 2.B; 3.D
解析:1.A错,“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
C错,“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 D.错,“消极”原文无此意。 2.并不是各自完备。
3.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 4.B; 5.内容上:
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嫩芽枝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自由。
②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 结构上:
①点题(照应题目) ②总结全文
6.①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
②品出了沾染着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
③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④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解析:B项“就像大都市陷落在繁华里一样”不是比喻。 7.D; 8.C;
9.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7.本大题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新闻阅读。选择命题材料的新闻由非连续性材料构成的,几个新闻材料有共同的主题,但是每个材料又有各自的强调侧重点。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考查重点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三个层级。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是“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选项改为因果论证,使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的问题范围扩大到了为涉及“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 8.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 10.B; 11.C; 12.A;
13.①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送成为祸患的呢。 ②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解析:10.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以对文言进行正确断句的能力。命题者从文本中选取一段文字,取掉其已有人加过的标点,然后给出四个选项,要求判断断句的正误。给文言断句本是难度较高的问题,但由于是单选题,且只有五处断句,其中动词同其宾语的动宾关系也比较明显,所以难度不是很大。“纯礼字彝叟”是文言传记常见格式,讲某人的名和字,加上四个选项断句情况完全相同,故知此处断句正确。“以父仲淹荫”的意思是“因为父亲范仲淹的恩荫”,由此可知此处应断句,于是可排除B和C。“永昭陵建”的意思是“永昭陵修建”,这是一句话,应该断句,所以排除A项。由此得出答案是D。 点睛:解答给文言断句的题目,最好能在初步理解该段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时,若对该段文言中有些词语不很理解,则要根据一些特殊虚词和句式,特别要根据文段中的动词及其宾语进行断句。在考场上,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是排谬法。须知,此类题目在设计时,由于只是要求选出正确项,所以在三个错项中,只有一个错项设有两处断句错误,另两个错项一般只有一处错误,所以运用排谬法能在较短时间选出正确答案。 11.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命题者从文本选出四个词语,并对它们加以解说。此类词语大多或在课本常见,或在现代生活中也有使用,加之只要求选出一个错项,因此难度适中。 .【参考译文】
萧摩何字元胤,兰陵人,父亲萧谅,在梁朝作始兴郡丞,黄摩诃跟随父亲到始兴郡,几岁时父亲就死了,他的姐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就收养了他。等到蔡路养战败,萧摩诃就归顺了侯安都。陈武帝派候安都在钟山龙尾和北尊坛批御齐军,侯安都从马上神掉下来,被齐军国困,萧摩诃单骑出阵,大声呼喊着直冲齐军,齐军渐渐散去,侯安都才幸免于难。太建五年,萧摩诃跟随都督吴明彻渡江攻打秦郡。萧摩诃率领十二个骑兵深入周军内部,杀伤很多敌军。后来周朝派大将王轨赶来救援,王轨在吕梁下游建起连营水栅。萧摩诃对吴明彻说:“现在敌人还没有筑好营栅,您如果派我去攻打他,他一定不敢抗拒我,他的城栅如果筑成,那么
我们这些人就要成为俘虏了。”吴明彻胡须抖动地说:“冲锋陷阵,拔取敌旗,是你的事;深谋远虑,制定战略,是老夫的事。”萧摩诃变了脸色退出。十天之内,他们的水路果然被切断,周朝的援兵日益增多。萧摩诃又请求说:“如今求战已不成,进退无路,如果偷偷突围出去,也不算耻辱。希望您带领步兵乘坐车马慢慢走。摩诃我前后开道护卫,一定让您平安回到京城。”萧摩诃于是趁夜出发,挑选八十名精锐骑兵,率先突围,众骑兵紧随其后。天亮时,到达淮南,等到陈宣帝驾崩,始兴王陈叔陵在殿内持刀杀伤后主,就逃到东府城。萧摩诃入朝领受敕令,于是率领几百名骑兵和步兵赶赴东府城,将始兴王斩首。萧摩诃因功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封候建郡公,隋朝总管贺若弼袭击京口。员明擒获萧摩诃后,把他送交贺若弼,贺若弼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萧摩诃义正词严脸不变色,贺若弼于是给他松绑并以礼相待。萧摩诃向贺若弼请求说:“看望能与主见上一面,死而无憾。”贺若弼心生怜悯而答应了他。萧摩诃入殿内见后主,俯伏于地放声号哭,随后到旧日的厨房去给后主拿来吃的,诀别之后便退出来,守卫的士兵见了都不忍抬头看他,隋文帝听说萧摩诃刚正不阿地回答贺若弼,说:“他是壮士啊,这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萧摩诃入隋朝后,官授开府仪同三司。不久跟随汉王杨谅到并州,因和杨谅一同谋反,被杀,年七十三岁。萧摩诃拙于言辞,是一个恭敬温和的长者。但在临阵对做时,却英姿勃发,勇往直前。不到二十岁时,他在京口跟随侯安都,生性爱打猎,没有一天不去游猎的。侯安都出兵征伐时,萧摩诃立功占多数。 三、诗歌鉴赏 14.D; 15.A;
16.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述处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为“和缓”。
解析:14.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D项,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相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
15.题干是“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词的内容、判定其表现手法,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
A项,错在“勉励友人报国立功”。东北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收复北方失地。山河破碎,投降派的阻挠,以致词人惭愧得都怕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此句中并没有勉励友人报国立功的意思。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