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笔记 - 简略版[1]
二)信息的直观性 三)现场的亲历性 四)观众的参与性
3. 我国电视新闻的发育过程 P175
a.1958~1979 称为电视新闻的“曲折创业阶段” b.1980~1992 调整改进提高阶段 c.1993~至今 高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具体形式(种类)
1. 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表现功能和要求 P183 a.口播新闻 b.图像新闻 c.现场直播新闻 2. 口播新闻 P183
由播音员出图像来播报的电视新闻形式。迄今仍然是及时为观众提供重大信息的电视新闻形式。
3. 口播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 P183 a.增强电视新闻的时效 b.扩大新闻来源 c.扩大报道题材
d.适当穿插也具有调整整个节目的节奏。 4.口播新闻的应用范围 P183 a.方针政策性新闻
b.简讯
c.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事件 5 口播新闻的强化处理 P184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抠像等电视特技功能,弥补了缺乏现场画面不足,增强了口播新闻的生动性,也扩大了单位时间的信息容量。 6. 图像新闻 P184
采用电子摄录系统(ENG)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画面和声音,再经过后期编辑和包装,并配以解说词,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形式。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同期声为主要表现手段,是电视新闻中运用较早、最具表现优势的报道形式。
7. 图像新闻的题材取向 P184
a.图像新闻最擅长的题材是动态性新闻或事件性新闻。 b.报道先进人物的事迹
c.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8. 图像新闻的发展趋向 P186 a.注重发挥多符号互补的表现优势
b.开发同期声的表现功能 c.重视后期包装 9. 现场直播新闻 P187
图像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电视新闻形式。
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采制要求
1. 采制要求 P190
a.信息的广泛性和样式的多样性
b.发挥多种符号相互配合的综合表现效应 c.提高电视记者队伍素质
a.——使新闻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重要渠道的实现课题。
是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对于那些有关人民群众生老病死、酸甜苦辣的题材。 b.——精心策划,融声画为一体(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
第八章 广播新闻专稿
第一节 广播新闻专稿概述
1. 专稿概念 P204
广播新闻专稿是在新闻广播、除广播消息以外的所有新闻报道的总称。 2. 专稿类型 P205 3. 专稿基本属性 P205 a.注重内容的深度
b.注重突出“为什么”“如何”这两个新闻要素
c.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不仅具有反映功能,且具有提示事物来龙去脉及其实质的解释功能、分析功能)
d.表现功能的多样性(专稿则可以同时调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段) 4. 注重内容的程度 P205 a.不仅报道重要的新闻事实
b.不仅讲究事实具体,而且重视情节和细节 c.不仅审视事实的新闻价值,更要重视时代精神
5. 专稿的运用范围
第二节 广 播 讲 话
1. 广播讲话定义 P210
广播电台就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或时间,邀请有关人士专题讲解的专稿形式。 2. 广播讲话的类型 P211 a.新闻性 b.政论性 c.知识性
3. 广播讲话的(舆论)作用 P211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a.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b.是广大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c.增强真实、亲切感、收到更好的播出效果 4. 组织广告的要求 P212
a.精心确定题目和物色讲话人(既要注意讲话题目的针对性,又要有合适的人选。) b.认真帮助讲话人做好播前准备 c.精心录音制作
第三节 录 音 访 问
1. 录音访问 P214
又称广播专访,是以记者与访问对象交谈为基础的专稿形式。 2. 录音访问特点 P2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