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相矛盾 - 教学设计 - 教案

自相矛盾 - 教学设计 - 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53:1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2个会认字和3个会写字。 2、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师引导: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1)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4)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三)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小组交流。

三、练习

(一)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1.楚人有鬻盾( )与矛( )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其人弗( )能应也。 (二)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其人弗能应也。 课堂小结

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课后习题 《自相矛盾》习题 一、基础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楚人有鬻盾( )与矛( )者,誉(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其人弗( )能应也。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chǔ rén zàn yù mò néng xiàn fú néng yìng ( ) ( ) ( ) ( )

二、综合题

(一)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其人弗能应也。 (二)比一比,再组词。

矛( ) 誉( ) 陷( ) 弗( ) 予( ) 誊( ) 馅( ) 佛(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其人弗能应也。

三、提高题

读课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何如?”。 1.文章选自( ),作者( ),( )时期( )家。

2.根据原文填空,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3.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查“矛”字,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自相矛盾的意思

是: 。

搜索更多关于: 自相矛盾 - 教学设计 - 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2个会认字和3个会写字。 2、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师引导: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