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海大学09级港航专业毕业设计计算书 - 图文
(3)预制层、现浇层和磨耗层均采用C30混凝土 7.2.1.2 最大面板跨度,如图2.1.1所示
(1)面板只搁置在纵梁上,属于两边支承,搁置长度=20cm,此种情况面板按简支单向板计算;
(2)计算跨度取中到中:中纵梁与轨道梁的中心距 净跨=4800-150×2=4500mm; 板的搁置长度e=200mm;
初步设计按简支板计算,计算跨度==4.7m (3)取每米板宽进行计算 7.2.1.3 荷载计算 (1)永久作用
面板自重==8.75kPa,磨耗层自重==3.6kPa 自重总和==12.35kPa 跨中弯矩=34.10kN·m (2)可变作用
1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考虑到码头前方桩台可能有堆货,则跨中弯矩==83 ○
kN·m
2流动机械荷载 ○
考虑到牵引平板车到达码头前方桩台,那么根据最大载重量8t,自重2t,满载轮压p=25kN的平板车,应有三种最不利的可能的荷载情况。
情况1:平板车在板跨中心,平板车轴线与板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
接触宽度:a0=0.15m,b0=0.2m
传递宽度:a1=a0+2h2=0.15+2×0.15=0.45m b1=b0+2h2=0.2+2×0.15=0.5m
根据《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98)4.1.6.1,平行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ac=a1=0.45m
式中: ac——平行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m) a1——集中荷载在平行板跨方向的传递宽度(m)
根据《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98)4.1.6.2,垂直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中置荷载(荷载接触面积中心位于1/2板宽至y≥0.5bc)的弯矩计算宽度: (7.1) 其中 (7.2)
式中: bc——垂直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m)。当bc﹥B时,取bc=B; K——与板的宽跨比有关的系数;当B/l0≥2.5时,在上式中取2.5。 B——板宽,取B=7m;
x——荷载接触面积中心至支座边的距离(m); ——板的弯矩计算跨度(m);
——集中荷载在垂直板跨方向的传递宽度(m); ——板厚(m);
y——荷载接触面积中心至板自由边的距离(m)。 针对情况1: =
荷载接触面积中心至支座边缘的距离:
荷载接触面积中心至板自由边的距离:
垂直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
<2y=4.4m
由于前后两轮间距为2.6m,小于,所以前后轮弯矩计算宽度重叠,故其垂直板跨方向的计算宽度bc=3.60+2.60=6.2m
分布后荷载强度:q=kPa
取单宽1m进行计算,计算得跨中弯矩M=13.55kN·m
情况2:平板车在板跨一侧,平板车轴线与板跨方向垂直,两只轮子作用在跨中,如图所示:
接触宽度:a0=0.15m,b0=0.2m
传递宽度:a1=a0+2h2=0.15+2×0.15=0.45m b1=b0+2h2=0.2+2×0.15=0.5m ac=a1=0.45m K=0.636
对于跨中轮子,x1==2.35m
靠近支座处轮子,x2=2.35-1.34=1.01m m<2y m<2y
由于两轮前后间距为2.6m,小于和,所以前后轮弯矩计算宽度重叠,故其垂直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取为=3.82+2.6=6.42m,=3.19+2.6=5.79m
分布后荷载强度:=16.63kPa =19.19kPa
取单宽1m进行计算,计算得跨中弯矩M=12.53kN·m
情况3:平板车在板跨中心,平板车轴线与板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
接触宽度:a0=0.2m,b0=0.15m 传递宽度:a1=a0+2h2=0.2+2×0.15=0. 5m b1=b0+2h2=0.15+2×0.15=0.45m K=0.636 x=,y=
平行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 =0.5m 垂直板跨方向的弯矩计算宽度
=3.17m﹤2y
由于垂直板跨方向轮距为1.34m,小于=3.17m,所以垂直板跨方向弯矩计算宽度有重叠,故取=3.17+1.34=4.51m
分布后荷载强度:q=kPa
取单宽1m进行计算,计算得跨中弯矩M=11.36kN·m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可见:最不利情况为情况1,即平板车在板中心,平板车轴线与板跨方向垂直,其跨中最大弯矩为13.55 kN·m。由于牵引平板车荷载是动荷载,取荷载冲击系数为1.3,得1.3×13.55=17.615 kN·m。
另外考虑到20t自卸汽车的作用,由于其前后轮压不同,故考虑最不利情况进行验算。取四个轮子轮压均为65kN,按照平板车的最不利情况1,计算得板跨中弯矩为25.10kN·m,仍小于堆货荷载。 7.2.1.4 面板尺寸抗裂验算
考虑永久荷载+可变荷载这种组合,可变荷载中堆货荷载起控制作用,因此选用
堆货荷载作为控制荷载。
(7.3) 式中:M中——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kN·m);
M永久——永久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kN·m),M永久=34.10kN·m; M可变——可变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kN·m),M可变=83kN·m; ψ——荷载组合系数,ψ=0.7。 综上,可求得M中=92.2kN·m。 面板抗弯摸量可按下式计算:
W= (7.4)
式中:W——面板的抗弯模量(m3);
b——垂直于板跨方向的板宽(m),取单位宽度b=1m; h——板的厚度(m),h=0.35m。 所以求得W=0.02m3。
面板验算可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7.5) 式中:W——面板的抗弯模量(m3),W=0.02m3;
γm——截面影响系数,取1.55;
ftk——砼的轴心抗拉强度(kPa),采用C30砼,取 2000kPa; M——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kN·m),M=92.2 kN·m。 所以求得Kf=0.7≥0.7~0.8,故满足抗裂要求。 7.2.2纵梁的计算 7.2.2.1 纵梁混凝土说明
边纵梁都采用C30钢筋砼,轨道梁、中纵梁采用C40钢筋砼,必要时采用预应力结构,预应力值8000~10000kpa。 7.2.2.2 纵梁截面尺寸及跨度
纵梁分为预制和现浇两部分,其断面呈花篮形,各尺寸如图所示。高度为1500mm,其中预制高度1150mm,现浇部分高度为350mm。
7.2.2.3 计算跨度
横向排架间距为7m,下横梁为1m,纵梁搁置在下横梁上,搁置长度e=20cm,初步设计时按照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下图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