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教育年会有感 - 图文
相约齐鲁大地,缔造完美教室 相聚临淄教育,共叙新教育十年
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史洪涛
(一) 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年会
7月14日,全国第十二届新教育年会在临淄中学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
地的知名教育专家、实验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等共计约1000人汇聚齐国故都,共商新教育发展大计。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山东省人大副秘书长、民进山东省委专职副主委骆宝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淄博市人大副主任王树槐、淄博市政府副市长韩国祥、《中国教育报》总编辑、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翟博、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淄博市高校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新法、淄博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范桂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中国教育报》总
编辑、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翟博致辞,中共临淄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宋振波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临淄区概况,区教育局局长孙林涛作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新教育实验区主题报告,之后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临淄区新教育主题展
演节目汇报表演。下午,开展了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专题引领活动 10位全国优秀教师演绎了“缔造完美教室”的成果。 (二)最美常丽华 感动于常丽华
常丽华老师以“晨诵、午读、暮省”的方式,引领学生穿越古今,广采博集,开发了《农历的天空下》儿童课程,并进行了“童心悦读”实验,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她相信,在生命的黎明,琅琅书声如同清亮的鸟鸣,会让一个人免于沉沦和庸俗,会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境界。在由诗歌和故事编织而成的生活中,孩子们完成了从毛虫到蝴蝶的成长。2011年,常老师两次带着她的“小蚂蚁班”的学生走进中央电视台,现场展示儿童阅读课程和“晨诵”成果,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1.坚持,才有收获。
常丽华老师在年会的汇报中,介绍了自己与毛虫们的成长经历,从实验之初到学生毕业,整整5年的时间,常老师从开展经典背诵到现在的农历诗词背诵,经历了相当的时间,自己的女儿也跟着妈妈一起长大了,孩子们也长大了,数学、音乐、英语老师也跟着长大了,组织成了一个优秀的共同体。他们在成长,在健康的成长,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信念,相信毛虫一定会变成蝴蝶。常老师说,孩子和自己有个约定,即使小学毕业了,也会在新的日子里相聚,坚持他们的成长与追求。多么值得敬佩的坚持! 2.创新,造就奇迹。
和多数老师一样,常老师也经历了枯燥的背诵,干涩的理解,无趣的工作这样的痛苦。可后来,在干老师以及各同仁的指导下,她为孩子们从中国古代农历的天空下挖掘诗词的素材,还将绘画、音乐、表演等融合到一起,创新带来了活力,吸引了孩子们,同样,他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朱永新老师说,常丽华的这一做法,将会写入新教育的历史,可贺! 3.实验,需要勇气。
常丽华的做法在开始也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的,因为家长可以买书,让他们读书就有困难。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点做到了,很好的坚持了下来。教学的分数是最重要的,若分数降下来,很可能要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可他们的成绩上来了,而且很好的分数,这一点也是有些人不敢实验的。还有其他方面如资金等等方面的困难,常老师都很好的顺利解决,这里有个人的魄力,也有学校的支持,家长的支持,真的为他们有这样好的合作庆幸! 4.成果,需要积累。
书中的图片资料、文字材料相当丰富,可以看出常老师的耐心与细心的。当然,其他方面的体会也很多,不在列举。这里项重点强调的是,我们的教育很无奈,我们的现实很不精彩,但是,“我虽然很痛恨这个世界,可我依然爱他”,所以作为一名新教育人,我们要有常老师的坚持、信念和勇气,更要有自己的目标,相信种子,更要相信岁月,让改革带给自己成功。
(三)醉心的教育 养心的教育
------稷下小学参观记
第一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稷下小学因“稷下学宫”而命名,在稷下学宫开放、包容、争鸣精神的滋养下,稷下小学生机盎然、卓然而立。
怀揣着新教育的共同梦想,我们相聚在稷下小学;践行着新教育的理念,我们行走在追寻新教育的幸福路上。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感受稷下小学践行新教育的点点足迹??
载歌载舞庆年会,丝竹声声迎同仁
第二篇:承古训以文化治校 新教育创稷下新篇
新教育同仁参观稷下小学教师设计、制作的“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巨型浮雕,领略并品味了稷下文化的久远魅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