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学原理(专)-作业题
32.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A 降低)
33.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销售量指数下降了10%,销售价格指数上涨了10%,则商品销售额将(C 下降)
34.根据销售量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计算销售额总指数时,应采用(B 加权算术平均数) 35.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A 基期 ) 36.下列指数中(D 销售量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37.目前我国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经常采用(C 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编制 38.以平均工资指数为例,固定构成指数(A 排除了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
39.当我们研究各级工人工资的变动影响全体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程度时,应计算(C 固定构成指数)
40.综合指数包括(B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简言之,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个体)。关系:(1)从数学角度来看,如果说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的元素。(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的目的、总体范围的不同而相互变化。一个事物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单位,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总体
2.说明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反映对象不同;(2)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标志则有不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
联系:(1)指标数值都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
总体和总体单位发生相互转化,由此,指标和标志也会发生相应的相互转化。
3.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个科学的统计指标的设置,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一个指标要有科学的名称,即指标的质的规定性必须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符合该指标有关的社会经济科学概念。
(2)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即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与相应的社会经济概念一致。
4.如何理解统计中的变量?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也就是标志值。例如产量,商品销售量等
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
6.说明统计设计的内容与作用?统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确定统计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明确统计分组分类的方式;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制定调查方案选择调查方法;制定统计整理方案;统筹安排各阶段的工作进度;谐调各部门、各层次的关系;统计人员的组织和安排。统计设计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统计设计是对总体的定性认识向定量认识过渡的桥梁; (2)统计设计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7.典型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主要作用是什么?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所研究的对项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特点是: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现行总体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作用:(1)可以弥补全
统计学原理 17
面调查的不足;(2)从典型调查中可以发现新情况,新问题;(3)利用典型调查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可以对总体估计进行推断
8.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调查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5)调查的组织实施
9.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科学性、目的性、整体性、统一性、可比性 10.编制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哪几项内容?
编制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内容: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11.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分组标志是作为现象总体划分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
12.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 。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13.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 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
况下采用
14.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1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 统计分布包括的两个要素是:一是总体按某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16.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什么作用?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其作用表现为:(1)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2)总量指标是实行经济计划管理的依据之一;(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17.总量指标有哪几种分类?(1)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2)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3)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18.什么是相对指标?它有什么作用?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比率称为相对指标。作用:(1)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指标找到共同的比较基础;(2)利用相对指标,把相关指标联系起来分析,有助于达到对总体全貌和本质的认识。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1)系数和倍数;(2)百分数和千分数;(3)成数。
19.相对指标的种类? 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相对指标的种类: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以及对比基础的不同,相对指标可以分为六种,即:计划完成相对
统计学原理 18
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2)要正确选择作为对比标准的基数;(3)要将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4)要多项指标结合运用。 20.什么是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各有什么特点?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它具体地表明各种生产物品的实物成果,各实物指标不能相加。实物指标主要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计量单位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该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它能将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数量过渡到能够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21.说明平均数的意义及特点。平均数是用某一特定方法所计算的一组数列的代表值。利用平均数不但可以反映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也可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对比分析。平均数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在一个总体内计算的平均数,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间的差异抽象化了;第二,平均数用一个代表值来说明被研究现象的一般水平 22.什么是权数?它在计算平均数中有什么作用?在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所出现的次数为权数。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之对平均数的影响越大;反之,则小。权数起着对变量值权衡轻重的作用
23.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标准差系数是某一总体的标准差和其平均数相比。计算标准差系数的目的在于比较不同总体的平均数的代表性
2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主要有两点:(1)各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即
???????0;
(2)各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
方之和为最小值,即
??????2?最小值
25.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也称中值,位于数据的中心位置。众数是统计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1.时间数列分为哪几种类型?时间数列的种类有:按其水平分为绝对数列、相对数列和平均数列;按其反应的时态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按其时间间隔分为等间隔数列和不等间隔数列
2.时间数列的可比性指的是什么?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包括:(1)水平可比:时间数列中各指标所反映的内容、范畴及总体范围相同,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一致。(2)时间可比:时间长度、时点位置一致。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都是把现象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两者的不同点是(1)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反映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反映现象在同一时期不同单位之间的一般水平(2)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
4.编制时间数列要遵循哪些原则?(1)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2)总体范围应一致;(3)计算方法应统一;(4)经济内容应统一。
5.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在于:(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性;(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主要类型有哪些?统计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综合
统计学原理 19
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统计指数的主要类型有: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2.统计指数的特点是什么?统计指数具有以下特点:(1)统计指数是一种比较方法,运用于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综合对比;(2)统计指数是综合比较的方法,运用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综合比较,而不是简单现象之间的比较;(3)统计指数是平均的数字;(4)统计指数是一个代表值。
3.综合指数的特点有哪些?综合指数的特点是:(1)先综合后对比;(2)必须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3)综合指数的分子、分母在所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必须保持一致,并以全面统计资料作为研究基础。
4. 总指数有几种基本形式?指数的编制方式主要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两种方式,编制形式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5.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
(1) 解决复杂总体进行综合的思想不同。综合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
的总量,然后进行对比,即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即先对比,后综合。
(2)在应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综合指数主要适用于全面资料,平均指数既适用于全面资料,
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
(3)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不同。综合指数的资料是总体有明确经济内容的总量指标,
因此,总指数除了可以表明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外,还可以从指标变动的绝对效果上进行因素分析。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形加以应用外,一般只能通过总指数表
明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不能用于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权数的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 六、计算题:
1.某车间30个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 4 4 2 2 3 4 5 3 2 4 3 5 4 6 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
30名工人日产量频数分布表
日产量 (件) 2 3 4 5 6 合计 工人数 6 7 12 3 2 30 2.有27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 6 4 4
2
2 3 4 5 3 2 4 3试编制分配数列。此题为变量数列
按看管台数分组 工人数 (人) 各组工人数所占比重% 2 6 22.22 3 7 25.93 4 11 40.14 5 2 7.41 6 1 3.71 统计学原理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