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县大学生村官团工委2010年工作计划
湘潭县大学生村官团工委2010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全会、团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的工作要求,以探索发挥学习平台、沟通桥梁、服务窗口、创新阵地的功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着力点,广开思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带领全县大学生村官青年积极投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突破、新视点、新局面。
二、主要作法与实践
一)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大学生村官发展力
1、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全县大学生村官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精神,准确把握其会议、文件重要精神,深刻领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把全县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工作中。
2、做好村官报考公务员集中培训。考录公务员是大学生村官的重要出路。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及时收集有关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招聘的信息,并告知大学生村官,实现资源的共享;邀请市、县公务员招考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从事公务员
考试研究的学者,将报考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村官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授课培训,以促使村官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脱颖而出。
3、成立湘潭县大学生村官发展顾问团。做好大学生村官发展能力再培养工作,不仅要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农业技术骨干分子,更要成为能够推动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主要力量;邀请部分青年优秀企业家和高校专家教授,定期为全县大学生村官开展培训指导、业务咨询和结对帮扶,培训内容计划涵盖企业发展与管理、农村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涉农法律等多方面知识。
4、学习政策。密切关注从中央领导到省、市、县各级党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关注的最新文件和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论述等信息,组织大学生村官展开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坚定选择农村、服务农民,在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心。
5、参观学习。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市内先进农村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组织大学生村官代表赴江浙等启动选聘工作较早的农村参观学习,与在同样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同仁学习、交流经验,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我县为大学生村官“传经送宝”。
二)架设沟通桥梁,提升大学生村官凝聚力
1、加强组织建设。为使管理科学、民主,选举出了第一届团工委班子,由胡亮任团工委书记,曾潇、刘思玲任副书记,徐一栋任组织委员,黄旭任宣传委员。积极探索因地域原因带来管理难、联系难等方面的问题。使大学生村官团工委真正成为服务全县大学生村官的新举措,进一步探索服务新载体。
2、创新联系方式。以湘潭县青年网站点为依托,开设大学生村官团工委工作专栏,建立网上论坛和个人博客,管理好湘潭县大学生村官QQ群,打造成展示我县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平台,也成为畅通大学生村官表达愿望、反映需求、倾诉心声的渠道。
3、开展“展风采、结友谊”活动。针对农村地域闭塞,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圈子小、交往范围窄的现状,将联合县直有关团委和“青年文明号”举办“展风采、结友谊”青年联谊会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官和县直单位的青年一起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和交友游戏,搭建了大学生村官与各界青年的交流平台。
4、开展主题活动。每季度策划一次操作难度小、作用明显的主题活动,密切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联系,打破地缘局限,丰富大学生村官生活,缓解农村带来的寂寞感、孤独感,提升整体凝聚力。
5、做好第三批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协助县委组织部做好第三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联系、培训和联欢任务;组织在农村实践中取得成绩特别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与新同事分享到村任职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坚定大家选择农村的信心;通过有效手段使第三批到村任职大学生尽快了解团工委,接受团工委,融入团工委。
6、打造沟通媒介。动员大学生村官与母校团委的联系,主动向母校汇报到村任职工作和思想情况,争取母校对在农村实践中遇到困难的支持,把所在村列为团员青年教育实践基地,采取有效渠道,向在校大学生宣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向心力
1、关注大学生村官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满怀热情地关注选聘到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情况,真心实意地解决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对有普遍性的问题,积极向组织衔接汇报,为大家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损害大学生村官利益的行为,及时出面协调、化解,维护大家的切身利益。
2、建议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计划。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有创业计划,找准了创业载体,几乎都在为创业无资金而发愁。为给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团工委建议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等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