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探讨
作者:沈子兰 王小苗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6期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需不均衡是已成为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重要问题。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还存在着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性,已成为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表达 供给决策机制
作者简介:沈子兰,天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王小苗,天水军分区政治部干部,中校。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2-172-02
一、农村公共产品及其决策机制概述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的“私人物品”而言,以用于满足农村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而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私人不愿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各类服务和产品。根据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理论界一般把其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自来水等产品。在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条件、农作物的丰歉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我国现行的政策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决策思维、决策模式和运行机制,如何打破传统的、低效的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水平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虽然不断增加,但与农村地区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供给总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