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25:19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而

(一)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平行,无主次之分,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 ①蟹六跪而二螯(名词并列)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形容词并列)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动词并列) .2.表示递进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后一项比前一项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表承接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皆为动词,且前一个动作先发生,后一个动作后发生,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连接词) .②故舍汝而旅食京师(连接短语) .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连接句子) .4.表示转折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语境上相对或相反,可译成“但是”“却”。 例: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表示假设关系。

多处于主谓之间,可译为“如果”。例: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形容词状语,一是动词状语。前者易判,后者容易和表承接时混淆。判断标准为:表修饰时,“而”前后的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

①吾恂恂而起(形容词状语) .②吾尝跂而望矣(动词状语) .7.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例: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

(二)通“尔”,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例: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三)通“如”,可译为“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成“为什么”“什么原因”。例:

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或事物,常前置,可译为“哪里”“什么”。例: ①豫州今欲何至 .②大王来何操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3.作定语。常用在名词前,可译为“什么”“哪”。例: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 ①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例: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常处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疑问语气或反问语气,可译成“吗”“呢”。 例: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问) .

2.表揣测语气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 ①日饮食得无衰乎 .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 例: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舒缓语气。 例: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常用在动词后,可译成各种介词。例: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在;后,比)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比) .

(三)用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乃

(一)用作副词,起各种作用。

1.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承接,可译为“这才”“才”“于是”“就”。例: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2.强调某一行为的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例: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可译为“只”“仅”。 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4.用在判断句中,表确认,可译为“是”“就是”。例: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二)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例: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2.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 ①何乃太区区(这样) .②夫我乃行之(就这样) .五、其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2.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的小主语(该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宾语或修饰语时)可译成“他(们)”“它(们)”,不能加“的”。例: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 .

3.活用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作定语或小主语,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的”“你”。 例: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我的)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您) .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例: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例: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多用在数词前。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和句末语气词配合表示几种语气。 1.表示祈请语气。可译成“可要”“一定”。例: ①安陵君其许寡人(可要) .②尔其勿悲(一定) .

2.表示推测语气。可译成“大概”“恐怕”。例: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大概) .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例: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4.表婉商语气。可译成“还是”。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还是)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可译成“是??还是??”。例: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成“如果”。例: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也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

(四)用作助词,调节音节,可不译。例: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而 (一)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平行,无主次之分,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 ①蟹六跪而二螯(名词并列)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形容词并列)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动词并列) .2.表示递进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后一项比前一项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表承接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皆为动词,且前一个动作先发生,后一个动作后发生,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连接词) .②故舍汝而旅食京师(连接短语)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连接句子) .4.表示转折关系。 连接的前后两项语境上相对或相反,可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