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工商银行2009~2011年发展战略规划
均8%以上的较快增速。为应对外部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成为国内经济工作的主要方针,宏观调控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扩张。内需在需求结构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显著增强。通胀压力在这个时期始终存在,流动性风险仍然存在。国际资本总体维持输入走势,但也存在短期大幅流出的可能。利率走势总体上仍将处于下行阶段,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差将继续收窄。资产价格可能在波动中逐步上行。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不确定性增强,金融结构将会出现较大调整。
今后三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会提速,将主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我国总体将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村市场将成为投资和消费等内需扩大的新热点,农村金融可望成为新兴金融市场。虽然受到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的拖累,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仍将逐步加快。将加快推进资源价格与国际的接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产业梯度转移的实施步伐将会加快;环保节能控制更趋严厉;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会有实质性突破,但也存在由于经济波动下行造成放缓的可能;人民币汇率综合制度改革将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试点工作将深入展开;税收政策将有重大调整,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向“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倾斜。
对我行今后三年发展的提示:
——今后三年,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
-21-
增长,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由此决定了贷款的较高速增长是必然趋势。应充分挖掘贷款市场的增长潜力,更大份额地分享经济增长“红利”。
——今后三年,如何在经济较大下行压力下,有效拓展信贷市场并保持信贷质量;如何在股市、楼市较为疲软条件下,做大中间业务;以及如何在利差收窄的条件下,扩大收益来源,保持利润的高增长态势,是我行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今后三年,特别2009年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存在由经济放缓引发的信用风险、国际资本由输入转为撤出的风险。并且,若经济下行趋势未能及早改变,以及全球经济未能走出低谷,则存在持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的可能,国内流动性宽松甚至过剩的状况将会持续,我行盈利压力将会增大。做好应对经济金融突然变化的准备,是今后三年我行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今后三年中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投资和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我行区域发展战略要适应经济梯度发展的规律,充分分享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红利”。要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加快的趋势,坚持并强化大中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中小城市行的发展要以县级市和百强县等发达县域机构为重点,要加强在发达集镇的业务渗透能力,针对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今后三年,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要着力提高我行利率定价议价水平和控
-22-
制利率风险的水平。
――今后三年,要抓住人民币汇率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深入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审慎防范汇率风险前提下,充分发挥我行人民币业务优势,在服务人民币区域化改革进程中抢占市场先机。
三、对今后三年同业市场走势的基本分析
(一)国际银行同业今后三年走势及与本行的比较5 概括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银行主要同业的运行状况,可以得出三点基本结论:首先,大力发展非信贷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走国际化经营路径是国际银行业近年来主要的发展战略;其次,并购成为国际银行业提高竞争力的一条捷径,清晰的并购意图、明确的地域重点、精细的收购策略和有效的整合对于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谨慎的风险控制和均衡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抵御经济波动的袭击。
预计2008~2009年,国际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将继续下滑,在新兴市场配臵较多资源的银行将具有较大优势。2009年以后,国际银行业可望缓步回到增长轨道,盈利继续增长,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资本实力也将继续增强。强化风险管理和监管会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臵。
对比分析我行与样本银行核心经营指标和人均指标,近两年来我行资本充足水平和以成本收入比为代表的经营管理能力 5 选取美国的花旗集团、美国银行、JP摩根大通金融集团,欧洲的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日本的三菱东京UFJ金融集团作为样本银行。详见城市金融研究所《国际银行主要同业近来运行总结和今后三年走势展望——中国工商银行2009~2011年发展战略规划系列研究报告之四》。
-23-
在样本银行中名列前茅;盈利能力获得明显提升,并在2008年跻身于样本银行的前列;但营业收入和海外经营的规模与国际样本银行的差距较大;人均效率指标由于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人口总量不同以及汇率因素而处于样本银行的末端。
国际同业分析与比较的提示:
??大力发展非信贷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大力调整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稳健地走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路径是我行今后三年主要的发展战略,是我行追赶国际先进银行的主要领域。
——在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道路上,提高人均效率,迎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挑战是需要我行坚持不懈努力的关键。
(二)国内同业的基本发展趋势6
通过对11家样本银行72006~2008年发展指标的分析,得出了国内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总量增长仍处在高峰期,贷款规模持续扩张。近两年中国银行业充分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2008年,11家样本银行平均的资产增长率达24.3%,其中中型股份制银行达28.1%;11家样本银行平均的贷款增长率达19.4%,其中中型股份制银 6 对我行主要竞争对手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发展态势的比较分析,详见附件2。
7 11家银行为国内上市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