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肾内科护理常规(有答案)
四、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慢性肾衰的临床分期
答案: 慢性肾衰的临床分期标准 1.肾功能代偿期: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每分钟120毫升。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肾单位减少约20%-25%。此时肾贮备能力虽已丧失,但对于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能力尚好,故临床上无特殊表现,血肌酶及血尿素氮通常正常或有时轻度升高。2.氮质血症期: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25毫升/分钟,肾单位减少50%-70%,肾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夜尿或多尿,不同程度的贫血,常有氮质血症,血肌酐、尿素氮增高。临床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及全身轻度不适等。此期如忽视肾功能保护或机体额外负荷,如严重呕吐、腹泻、致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及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均可致肾功能迅速减退而衰竭。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每分钟10-15毫升时,肾单位减少约70%-90%,肾功能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机体内的代谢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不可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致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酸中毒,水钠潴留,低钙,高磷,高钾等平衡失调表现。可有明显贫血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也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等。4.尿毒症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每分钟10毫升-15毫升以下,肾单位减少90%以上,此期就是慢性肾衰晚期,上述肾衰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表现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如胃肠道、神经系统、心血管、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代谢系统严重失衡。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增高、心慌、胸闷、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抽搐,严重者昏迷,常有高血钾、低钠血症、低钙、高磷血症。此期需要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常可因高血钾、脑水肿、肺水肿、心功能衰竭而突然死亡。 2、肾功能衰竭病护理常规? 答案: (一):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肾衰应绝对卧床休息,知道症状消失,尿蛋白正常为止,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二):病情的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出入量并详细记录。
1 、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少尿期一般5—7天,有时可达7—14天,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无尿。 (1)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症状如厌食、 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等。
(2)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性格的改变、表情淡漠及昏迷、抽搐等。
(3)观察有无酸中毒、高钾血症、以及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 (4)做好透析护理,急性肾衰时多数需要透析治疗,做好透析护理是一项重要措施。
2、多尿期的护理:此期通常持续1—3周,尿量多者每日可达(3000—5000ml),患者可因尿量过多而引发低钾血症,因脱水引起高钠血肿症及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应严密观察积极处理。
3、恢复期的护理:应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预防感染。
4,准确测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腹泻、引流液、失血量、及透析超滤量)。入量包括(摄入所有食物含水量的补充)。测量、记录应准确。
5,非透析患者的护理:非透析患者应严格控制入液量,避免水肿毒 。入液量等于前一天的出液量+基础补液量。(基础补液量=不显性失液量—内生水量)。 (三):饮食的护理:
1、正确指导患者进食及高效价蛋白质和含钾量少含水量少的食物。
2、尽量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及肾毒性的药物,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冬菇,榨菜,芹菜马铃薯等。) 3、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答案:透析前护理
1. 在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前,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有关化验检查,如是否有透析指征,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透析器、透析液及不同的的透析方式。
2. 告知患者及家属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顾虑,同时需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3. 做好透析准备工作,监测透析机,预冲透析管路,测量患者透析前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 血液透析中的监测和护理 观察要点:
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每小时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 2. 及时发现透析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紧急并发症,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3. 观察穿刺处或置管处有无肿胀、渗血,管路有无扭曲、受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 处理透析机各种报警。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中的监护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血液透析紧急并发症的观察,血管通路监护,体外循环监测和透析液路(又称水路)的监测4个方面。
患者病情观察与监测
体温 一般在透析前和透析结束前各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于血液透析护理记录单上。
脉搏、血压和呼吸 在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中,血压监测尤为重要。了解引起低血压原因,应尽量避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出现高血压时遵医嘱给药。收缩压超过200mmHg,口服降压药无效者可使用硝普钠持续静脉滴注,特别严重的患者要终止透析。
神志 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头痛、视力模糊、嗜睡、昏迷等多与透析失衡综合症、空气栓塞、低血糖、低血压、严重心率失常或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有关。此外,超滤过快、过多也易发生上述情况。应严密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
血液透析患者紧急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详见“血液透析紧急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血管通路的监护
1. 上机后,妥善固定穿刺针和深静脉置管,防止脱落和移位 2. 每30~60分钟观察穿刺和置管处有无出血、肿胀,一旦发现,要立即关闭血泵,重新穿刺后继续透析。
3. 重症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能配合者,可派专人守护或适当约束或夹板固定,防止脱出造成大出血。 4. 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说明保持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体外循环血路的监护
1. 引血到体外循环血路时观察管路是否有漏气、漏血现象。 2. 每30~60分钟观察血路各连接处是否衔接紧密,防止接头松脱导致大量出血。、
3. 当出现透析器或静脉壶血液颜色变深,有血泡沫,静脉压逐渐增高,应立即夹住动脉管路始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从泵前侧管冲洗透析器和管路,并轻轻敲打,必要时更换透析器和管路
4.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对各种机器报警,能立即判断报警原因并及时处理,安慰患者,避免紧张恐惧心理。 透析液路的监测
1. 准确配置浓缩液,充分摇匀,两人核对。正确连接A、B液管路接头。
2. 每30~60分钟检查浓缩液是否用完,管道是否漏气或扭曲,滤网是否阻塞,观察浓缩液吸管是否有效吸液。
3. 正确预冲透析器和管路,按操作规程复用透析器,出现透析器漏血报警,立即将“透析治疗”状态调到“旁路”状态。漏血严重时,应废弃透析器和管路中的血液,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4. 透析中心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每星期检修一次透析设备。 5. 检查脱水量、透析时间、透析模式、肝素用量。检查基础钠浓度设置是否正确。
6. 检查透析机透析液温度及流量。观察动、静脉压及跨膜压是否正常,每小时记录一次。 4、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
答案:1.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 2. 饮食 宜清淡、低盐、低脂防、高蛋白。 3. 活动指导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尽量让关节处于功能位置。 (2)支起盖被,避免下肢受压。 (3)遵医嘱服药,必要时服止痛剂。 (二)病情观察 1.皮肤受损程度 2.用药后反应 .健康教育
1、避免各种过敏现象。 2、避免各种感染。3、避免口服避孕药,因为避孕药含雌性激素,易加重SLE病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