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3单元过关检测(十一)

(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3单元过关检测(十一)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13:18

单元过关检测(十一)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 )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选C。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入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B错误;D表述与题意无关,不选。

2.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这说明( )

A.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彩 B.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解析:选D。“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D入选;A、B、C与题意不符。

3.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主要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材料体现了( )

①地域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

②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③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我国各地饮食不同,这体现了地域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①正确;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体现了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③正确。

4.(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摸底)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千百年来,诗词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凝练的语言,蕴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是中国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史的独特标志。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千百年来,诗词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凝练的语言,蕴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是中国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学史的独特标志”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①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与题意无关;④强调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材料没有体现。

5.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解析:选B。红瓷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项符合题意。

6.“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讫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化已经成型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讫于明清,世代沿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①符合题意。“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先秦指秦朝以前,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才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故④说法错误。

7.“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茶“蕴和寓静”的秉性,不仅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美,也融入了佛家的空灵之美和道家的自然之美。这说明中华文化( )

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武夷山茶具有“蕴和寓静”的秉性,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入选;“不仅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美,也融入了佛家的空灵之美和道家的自然之美”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③入选;①④材料体现不出。

8.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圈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民族文化不属于本民族,只属于全世界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族文化的知识。材料强调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说法明显错误。

9.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错误。

10.(2020·河南非凡吉创联盟调研)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历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艺展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 )

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呈现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历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①符合题意;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艺展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木雕艺术呈现着各个民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十一)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 )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选C。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入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B错误;D表述与题意无关,不选。 2.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