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
吨的认识》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吨的认识
课时:共2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卢霖洁/ 芝田镇蔡庄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理解吨的含义,知道吨的适用环境,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最第六课时,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学情调查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法的,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组织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教材重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 2、知道1吨=1000千克。 3、会进行单位换算。 评价任务:
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用吨做单位。 2、根据吨的知识解决问题,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 3、对于自由拓展环节,个人提出问题同桌相互解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 组内交流结束,找学生代表在讲台上全班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图片,知道小动物们在讨论如何过桥,体重才能不超过1吨。那么,1吨到底是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帮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难题吧。 1、认识吨 (1)初步认识吨 (2)体验1吨有多重 (3)联系生活实际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情况用吨做单位。 2、吨与千克的换算 (1) 出示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2) 出示解题思路,学生自学。 (3)指名汇报。 (4)课堂练习。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评价要点 环节1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学生能充分搜集图中信息。 2、会用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环节2 教授新课 认识吨 1、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吨做单位,知道1吨=1000千克。 2、熟练进行单位换算。 3、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出思考过程。 环节3 巩固练习 环节4 归纳总结 吨的相关知识 一、判一判 1、一袋面粉重25吨。( ) 2、一千克的大米比一千克的 虾条重。( ) 3、千克和吨都是质量单位。( ) 4、一块香皂重15千克。 二、比一比 5吨( )4096千克 7吨( )7000千克 8000千克( )8千克 4吨( )5001千克 9000千克( )9吨 3000千克( )3000克 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吨的哪些知识?在什么情况下用吨做单位?1吨等于多少千克? 课外小知识: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海中 的蓝鲸,最大的蓝鲸体长可长 达33米,体重可达160吨,相当于 32只大象或者160头牛的重量,光 一条舌头就重约2吨。 全班至少98%的学生能正确运用吨的知识解决问题,能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1、学生能说出 1吨=1000千克。 2、全班至少数95%的学生能正确做出相关习题。 环节5 课外知识链接 学生能了解生活中常用吨做单位的物体,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