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文地质学第六章
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及其形成作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来源及特点,理解和
掌握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熟悉和掌握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
。了解地下水的温度、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6.1 概 述
地下水不是化学纯的H2O,而是一种复杂的溶液。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
环境、以及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
6.2 地 下 水 的 化 学 特 征
1.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
(1)O2 、N2,地下水中的O2含量多说明地下水处于氧化环境;(2)H2S 、甲烷
(CH4),地下水中出现H2S、CH4 ,说明处于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3)CO2 ,主要
来源于土壤,地下水中含CO2愈多,其溶解碳酸盐岩的能力便愈强。 2.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
7大离子:Cl、SO42、HCO3、Na、K、Ca2、Mg2。 3.主要离子成分的来源及其特点
(1)Cl,主要出现在高矿化水中。来源:① 来自沉积岩氯化物的溶解;② 来
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的风化溶解;③ 来自海水;④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⑤ 人为 污染。
特点:① Cl-不为植物及细菌所摄取,不被土粒表面所吸附,氯盐溶解度大,不易沉
淀析出,是地下水中最稳定的离子;② Cl含量随着矿化度增长而不断增加,Cl的含
量常可用来说明地下水的矿化程度。
(2)SO42-,中等矿化的地下水中,SO42-为主要阴离子。来源:① 含石膏(
------+
+
+
+
CaSO4·2H2O)或其它硫酸盐的沉积岩的溶解;② 硫化物的氧化。注意:① 由于煤系
地层(C-P)常含有很多黄铁矿(硫铁矿),因此流经这类地层的地下水往往以SO42-
为主;② 金属硫化物矿床附近的地下水中常含有大量的SO42-;③ 煤的燃烧产生大量
SO2,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含硫酸的降雨→酸雨,从而使地下水中SO42增加;④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煤占70%以上,我国每年向大气排放的SO2已达1800×104t之多,
因此,地下水中SO42-的这一来源不容忽视。
(3)HCO3,低矿化水的主要阴离子。来源:① 含碳酸盐的沉积盐与变质岩(大
理盐);② 岩浆岩与变质岩地区,HCO3-主要来源于铝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溶解。
(4)Na+,高矿化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来源:① 沉积岩中岩盐及其它钠盐的溶
--
解;② 海水;③ 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含纳矿物的风化溶解;④ 酸性岩浆岩中大量含 钠矿物。
(5)K+,高矿化水中含量较多。来源与分布特点与Na+相近:① 含钾盐类沉积岩
的溶解;② 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钾矿物的风化溶解;在地壳中K与Na的含量相近,但
在地下水中K的含量比Na少得多,这是因为:① K大量地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
物(水云母、蒙脱石、绢云母);② 易为植物所摄取。
(6)Ca2+,是低矿化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来源:① 碳酸盐类沉积物及含石膏沉积
物的溶解;② 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钙矿物的风化溶解。
(7)Mg2+,来源及分布与Ca2+相近:① 含镁的碳酸盐类沉积岩(白云盐、泥灰
盐);② 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镁矿物的风化溶解。 4.地 下 水 中 的 其 他 成 分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