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毕业论文)-
富,易于理解,语言诙谐,富有哲理。听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变机械学习、被动模仿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这类教学风格往往有助于学生养成劳逸结合、寓学于乐的高效率学习习惯,它能改变以往学生那种埋头苦学可效果却往往不理想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和提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益,是一种值得着力陶铸和追求的教学风格。 (五)技巧型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技巧型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灵活应变、归纳整理、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这类教学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课精于教学的技巧,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这类教学风格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转换,是一种追求高效率的教学风格,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所实施和追求的一种境界。此类教学风格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该学什么、那里是重点难点,往往自学能力较高,阅读能力较强,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一类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而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从改善教师的教学风格入手。
四、教师教学风格的有效改善措施
(一)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注入其多侧面发展的新理念。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要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有效地改善教师教学风格,革新以往单一而局限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现代社会提倡一元多样化的新理念,教师也应不断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不固守于一个模式,要在基本主导教学风格的前提下,集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为一体,注意风格的多侧面发展。所谓“不离其宗,但要万变”。这样以其丰富性去适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多种矛盾及特点各异的教学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自己教学风格的优缺点,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增加知识储备,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个体主导性教学风格更加丰满。
(二)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其特点、结构、功能和适应范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学风格,即体现多侧面发展。这里的教学客体包括:不同年
5
龄特点和不同学情的学生,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目标的教学环节等。教师要有的放矢,统筹安排,根据教学客体的特点,恰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风格。 (三)不断改善个体教学风格的不足,扬长避短。为了更好地让不同的教学风格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发扬本身优势的同时,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真正的完善。首先,针对理智思辨型和情感感染型的教学风格中教法单一,缺乏灵活性等现象。教师应适宜选择新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积极参与并主动学习。同时,要求教师把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目的,使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渗透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其次,针对情境渲染型的教学风格中的不足,教师则应减少情境创设的随意性,让知情并举,创设一种生活与趣味主导的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任何一种教学风格都应以兴趣教学为主导。尤其是针对理智思辨型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多多采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实践中明理、启智、增意、践行,最终内化为习惯。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在发展中进步的,其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显而易见。所以,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风格来更好地把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目标落实到实际课堂中是有一定价值的。
6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