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重点(中级) - 图文
B X1
(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1、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X1
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X2 A
B X1
2、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一、消费者均衡
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别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面对一条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
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X2 m/P2 A M P X21 C I3 I2 N I1 X11 B(m/P1) X1
图1-14 消费者均衡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
(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
9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假定X2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
X2 A 价格—消费线
M N P I3 I1 I2
X11 X12 X13 X1 B B1 B2
(m/P11) (m/P12) (m/P13)
P1
D 需求曲线
P11 P12 D P13 X1(商品1的购买量) X11 X12 X13
图1-15需求曲线的推导
MNP连接起来得到的就是“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也就是理性的消费者随着X1商品价格的变化,会沿着这条曲线调整X1 、X2 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得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10
(三)、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定需求曲线的深层因素)
1、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至于商品数量如何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性质,即是属于正常品,还是属于劣等品)。
①对于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提高其购买量。
②对于低档物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降低其购买量。
2、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①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便宜,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上升。
②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昂贵宜,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量下降。 3、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1)正常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劣等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收入效应部分抵销了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3)从需求曲线来看,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分析:需求曲线某点斜率=
?P,由于正常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例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Q需求增加10个单位,此时斜率=-0.6,而低档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较小,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影响,需求增加3个单位,斜率=-2,斜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常商品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一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生产者就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1
个人企业 (业主制企业)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含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义 体。 类型 合伙制企业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财产为基础建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企业所有者也是企业经营(1)合伙人是财产所有者,者。 共同拥有资源使用权和生产决策权; 特(2)合伙人共同对其他要素点 所有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3)合伙人共同承担债务,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 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资金较多、规模较大、较易于自由,但资金有限,规模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优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强,但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缺由于多人参与管理,不利于协点 调和统一,资金规模依然存在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1、企业本质
公司制企业 (法人制企业) 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1)公司为股东所有 (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 (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分工和专业化。较为稳定,有利于企业生产的长期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二节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1、生产:就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2、产出:包括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3、投入: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投入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当各种投入要素都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生产函数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