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数学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数数:
1、全班从38数到61
2、全班10个10个数,从10数到100 3、全班20个20个数,从20数到100
4、指名数数,注意过九的数。如:59下一个数是多少?或前一个数是多少?
5、教师摆小棒,问:“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呢???”一直让学生数下去。
二、相同的数在不同数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师拿出计数器
问:“24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因为24里有2个十和4个一) “那42又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因为42里有4个十和2个一)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个十,而42里的2表示2个一)
“对!同样的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个百)在个位上表示有几个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几个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几个百。” 三、会估数,培养学生数感:
体会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你可以数数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吗?(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如:100粒大米有多少? 100颗黄豆呢?
自己体会100张纸大概有多厚?50呢? 100个人大概有多少? 估计年龄等等。 四、小结:
身边的数有很多,只要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发现,就会知道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数数 读数
3、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已有的数字用彩色笔写)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7提出的两个问题。
A、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B、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完成教材P38填空
按要求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说一说十位是3与个位是3有什么区别。 3、P38第2题
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规律
师指导“相邻的数”表示什么?什么样的数是相邻的数?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按数的顺序连线。 2、按数的顺序排队。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57、 23、 96、 69、 72、 25、 38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26、 46、 56、 16、 96、 36、 76 四、思维训练
1、用10枚棋子摆一个每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2、用8枚围棋子围成一个正方形。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相同的数 77 99
左边7表示7个十,右边7表示7个一 想邻的数表示什么?什么样的数是想邻的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册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写出相邻的数: 37 38 39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8。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个鸡蛋?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 26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左边多)28和26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8和26相比较,28大,26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在28和26的中间板书“>”学生读式子两遍)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9○45,又问:“39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说明:要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把最小的数排在最左边,最大的数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反过来,如果要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