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6:07:55

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2016.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__________________。”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徜徉/徘徊)于微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静谧 C.璀(cuǐ)璨

莘(xīn)莘学子 人世沧桑

B.隽(juàn)永 D.氤氲

搏古通今 曲(qǔ)径通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庄严 幽远 徘徊 C.庄重 幽远 徜徉

B.庄严 悠远 徜徉 D.庄重 悠远 徘徊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 B.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C.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 D.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幼小的生命教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

B.莱万多夫斯基在本赛季状态极佳,他有着九分钟进五球的惊人发挥,多家豪门俱乐部有意和他签订城下之盟。 ....

C.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

D.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二五”期间,我国文物事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这些成绩靠的是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B.就备受关注的非法经营疫苗案,国家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案件调查处置的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

C.曹文轩的作品是独特的,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它的主题关乎全人类,这是他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最重要原因。

D面对猛烈的反腐风暴,许多官员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惴惴不安者有之,患得患失者有之;当然,为官清廉内心坦荡的也大有人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是强烈的群体意识,但也隐含着一个缺点,那就是独立的自我湮没于群体之中,个性难以伸张,启蒙惟艰。个性启蒙的核心意义,在于个性解放,即自我的独立自由,解除一切外在性的束缚。 我把人生境界分为“欲求”“求知”“道德”“审美”四种,之所以把“审美”列入最高层次,就在于其他三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在性。外在性意味着外来的约束,唯有审美,完全出自内在,故独立自由。“欲求”的境界出自类似兽欲的低级需求,需要外物的供给方能满足,其外在性不言而喻。“求知”境界是对外物的探求。“求知”(科学)对推动启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今科技所导致的网络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也有其庸俗的一面:效用第一,拜金主义。“道德”的含义必然包含“应该”,即使道德是自愿的应该,也有一定的外在性。 我所崇尚和提倡的“审美”,远不止于感官之美、声色之美,它视万物力相通的“一体”,以对“一体”的领悟和玩味为美。此种美既尊重一己之自我,又尊重以他者为“我之骨肉”的自我。在此种“一体”的领悟中,“我”对他者之尊重和爱护,非出于道德的“应该”之外在感和强制感,而是出于自然而然的内在感情,故此种美具有完全独立自由的内涵。

欧洲传统文化重科学,科学成了欧洲个性启蒙的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不发达,这是中国个性启蒙迟迟难以启动的原因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找到什么样的因素来推动启蒙呢?我以为,中国是诗的国度,可以从古典诗词中追寻到一点推动中国启蒙的动力。具体一点说,这就是指中国人的“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严格的贵贱等级意识,个人的自我被湮没于此种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的群体之中。但人性总有伸张个性、要求自由的一面,出路何在?在吟诗诵词。吟诗诵词,乃中国之士人皆有的习性,原因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都意在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中国美学“意象说”所推崇的意象美,就是在言外之意、词外之情、象外之意中做无穷的玩味与领悟,而此种玩味与领悟

正是一片遨游于世俗之外的自由天地。

当然,传统士人审美观中之个性追求,有其消极的方面:“意象说”的审美观缺乏自我表现的因素。因此,他们的诗词歌赋大多合有自我安慰的性质,缺乏奋斗精神。五四运动以后有所转变,鲁迅、闻一多,既是文人、诗人,又是斗士,他们为中华文化未来之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个性的启蒙,还有待于进一步。我以为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弘扬士人伸张个性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弘扬传统的“意象说”审美观的基础上,吸取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自我的独立自主精神。我们需要大力提倡树立“独立型自我观”。摆脱传统的“依赖型自我观”。“独立型的自我观”强调尊重他人之自我,强调包容、海涵。我主张以审美观推动个性启蒙,正是要以自然而然的“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指爱人和一切物类)之胸怀来滋养我们的中华文化。

(选自张世英《审美启蒙》,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中隐含独立的自我湮没于群体之中的缺点,个性难以伸张,启蒙惟艰。 B.审美不止于感官、声色之美,它视万物为相通的“一体”,以对“一体”领悟和玩味为美。

C.儒家思想强调严格的贵贱等级意识,士人通过吟诗诵词,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 D.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境界,吸取西方文化中的自我的独立自主精神,进行个性启蒙。

7.下列有关作者提出的“审美”境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它在四种人生境界中是最高的层次,完全出自内在,没有强制感,是独立自由的。 B.它所倡导的美是尊重一己之自我和尊重以他者为“我之骨肉”的自我的统一。 C.它可以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取得,可以成为推动中国个性启蒙的动力。

D.它就是“意象说”所推崇的意象美,包括言外之意、词外之情、象外之意。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四种人生境界中,唯有“审美”境界能推动个性启蒙,因为其它境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在性。

B.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都意在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吟诗诵词就成了古代士人伸张个性的方式。 C.“意象说”的优点是引入进入世俗之外的自由天地,缺点是其审美观缺乏自我表现的因素。

D.中国五四之后的个性启蒙还需更进一步,“独立型的自我观”的形成对个性启蒙非常重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文中“□”为命题而设)

高弘图,字子犹,山东胶州人,万历庚午进士,累官工部侍郎。性伉直,东林、齐、楚、宣、浙之党诋排,而弘图一无所附丽。尝为御史,与逆阉忤,削籍,而名愈高。其.在工部,宦者张彝宪督部事,弘图耻□并坐,七疏乞休,帝怒。复罢归。瑜年而怀宗思之,召至阔,咨以时事,补南京兵部侍郎,寻擢户部尚书。

甲申,福王立。以弘图物望所属,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其江北被兵郡县两年

之内蠲其正税等八议,并优旨答之。 .

未几,马士英辅政,弘图、张慎言等持正。廷议起废,慎言举用吴娃。士英党诚意伯刘孔昭率诸勋臣斥慎言于朝,声震殿陛。弘图曰:“文武各有所司。即文臣中,各部不

得侵吏部之权,武臣何得越职□争之?”既而士英疏荐阮大铖,曰:“大铖名在丹书,非其罪也,人诬之耳。”大铖因前奏冤陷,而引弘图为证,以弘图素不附党,必不忌己也。.弘图乃曰:“大铖顷者陈说,臣不知,无所参驳。若其起用,关系非细。昔崔、魏乱政,先帝首锄大憝,钦定逆案,以遏群邪,大铖与焉。以先帝明察,岂容擅改?即如士英奏,乞下群臣集议,以彰公论,则用大铖亦自光明。”士英愤然曰:“臣荐大铖,非受贿也。何不光明之有?”而卒起大铖为兵部侍郎。

左懋第之北使也,弘图奏:国书如古称可汗故事,使礼尊会典,不可屈膝以致辱命。

当是时,国朝学方议遣师南下,而懋第至,守其议倔强不屈,国书无由达,使事不终,南征遂决。议者谓私图不达时势,执承平故事,以虚文酿祸,然其时廷臣皆莫之计也。其后遣中官督畿辅、浙、闽饷,复设东厂,弘图皆力争之。士英怒,矫旨切责,因力求去。八月。加太子少师,又加太子太保。十月,卒致仕。弘图在阁,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及去,遂无□忌。时山东已失,弘图流寓吴门,已复渡江入浙东。弘光亡,泣涕.

绝食,卒于会稽之竹因。

逸史曰:金陵立国,弘图与小人同朝,不激不随,持正守直,有足观者。然不能通古夸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弘图虽非济变材。使其幸而当平世,固一贤宰相也。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①丹书: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②国朝:指清朝。《南疆运史》记述南明历史,作者温睿临为清朝人,故称清朝为国朝。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为御史,与逆阉忤 忤:违逆 .B.两年之内蠲其正税 .

蠲:减免 忌:嫉妒 肆:放纵

C.以弘图索不附党,必不忌己也 .D.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 .

10.填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弘图耻□并坐

②武巨何得越职□争之 ③及去,连无□忌

A.与 且 以 B.与 而 所 C.其 且 所 D.其 而 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

B.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2016.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__________________。”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