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小麦及栽培
撒于地表,用大型拖拉机耕翻入土,耙耱压实,并浇塌墒水,每亩补施尿素3公斤,以加速秸秆腐解。
秋作物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如播种前遇旱,土壤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灌底墒水,特别应注意保好口墒,确保足墒播种。耕层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壤土达到16%~18%、两合土18%~20%、粘土地20%~22%。
2.2.2 秸秆还田与科学施肥
前茬玉米收获时,及时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2~3遍,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为5厘米左右,并抛撒均匀,再用大拖拉机耕翻掩埋后造墒,塌实土壤,避免秸秆翘空。依据下列公式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量=
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供肥量
肥料养分含量?当季利用率根据我市不同区域土壤肥力状况、产量水平以及2008年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化验分析,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其施肥量为:
一般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高产麦田亩施纯氮(N)13~15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钾肥(K2O)5~6 公斤;亩产450公斤左右的麦田亩施纯氮(N)10~12公斤,磷肥(P2O5)5~6公斤,钾肥(K2O)3~4 公斤;磷钾肥一次掩底,高产麦田氮肥50%左右掩底、50%左右起身拔节期是群体大小追施;群体偏小的麦田重施起身肥,群体偏大、偏旺麦田改起身肥为拔节肥,结合浇水实行前氮后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地块应注意增加磷肥施用量。
基肥在应耕地前撒施或用旋耕播种机机施。机施肥料宜选用颗粒肥,且注意肥层与种子之间的土壤隔离层不小于3厘米,肥带宽度略大于种子的播幅宽度。
2.2.3 整地
9
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提倡用大型拖拉机深耕细耙。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耕深25厘米左右,或用深松机深松30厘米左右,以破除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有利于吸收深层水分和养分,增强抗灾能力。耕后耙实耙细,平整地面,彻底消除“龟背田”。
播前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应适时造墒,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5%,确保足墒播种,一播全苗。
2.2.4 播种 2.2.4.1 播种期
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8日~15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23日。
2.2.4.2 播种量
适期播种范围内,早茬地种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一般亩播量8~10公斤;中晚茬地种植分蘖力弱、成穗率低的品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8~22万,一般亩播量9~12公斤。如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差、因灾延误播期或整地质量差、土壤肥力低的麦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3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但亩播量最多不能超过15公斤。
2.2.4.3 播种方式
提倡半精量播种,并适当缩小行距。高产田块采用20~23厘米等行距,或15~18厘米×25厘米宽窄行种植;中低产田采用20厘米~23厘米等行距种植。机播作业麦田要求做到下种均匀,不漏播、不重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实,地头地边播种整齐。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还应注意留足留好预留行。
2.2.4.4 播种深度
10
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在此深度范围内,应掌握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的宜深,墒情好的宜浅;早播的宜深,晚播的宜浅的原则。
采用机条播时播种机行走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公里,确保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旋耕和秸秆还田的麦田,播种时要用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随播镇压,踏实土壤,确保顺利出苗。
3 田间管理技术
3.1.1 冬前及越冬期管理 3.1.1.1 及时浇水
对于口墒较差、出苗不好的麦田应及早浇水;对整地质量差、土壤暄松的麦田先镇压后浇水;对晚播且口墒差的麦田及时浇蒙头水。浇水后适时划锄,松土保墒。
对于播种时墒情充足,播后有降雨,墒情适宜,且地力较高,群体适宜或略偏大的麦田,冬前可不浇水;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在每次降雨后要及时中耕保墒。
3.1.1.2 查苗补种
查苗补种,疏密补稀。缺苗在15厘米以上的地块要及时催芽开沟补种同品种的种子,墒情差时在沟内先浇水再补种;也可采用疏密补稀的方法,移栽带1~2个分蘖的麦苗,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压心,下不露白,并压实土壤,适量浇水,保证成活。
3.1.1.3 适时中耕镇压
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措施,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对秸秆还田没有造墒的麦田,播后必须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对秋冬雨雪偏少,口墒较差,且坷垃较多的麦田
11
应在冬前适时镇压,保苗安全越冬。
3.1.1.4 看苗分类管理
(1) 对于因地力、墒情不足等造成的弱苗,要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及时中耕松土,促根增蘖。
(2)对晚播弱苗,冬前可浅锄松土,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这类麦田冬前一般不宜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
(3)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深中耕镇压,中耕深度以7~10厘米为宜;也可喷洒壮丰胺等抑制其生长。
(4)对冬前生长正常的壮苗,可只中耕除草,不施肥浇水。 3.1.1.5 科学冬灌
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保苗安全越冬。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4℃左右时开始进行,在夜冻昼消时完成,每亩浇水40立方米,禁止大水漫灌。浇过冬水后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松土,以免地表板结龟裂,透风伤根造成黄苗死苗。
3.1.1.6 防治病虫草害
麦田化学除草。于11月上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防除麦田杂草。对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60~70毫升或10%精恶唑禾草灵(骠马)乳油30~4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对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每亩可用75%苯磺隆(阔叶净、巨星)干悬浮剂1.0~1.8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
越冬前是小麦纹枯病的第一个盛发期,每亩可用12.5%烯唑醇(禾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