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包过(附答案)

徐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包过(附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3:14:32

(D) 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分值:2.0]

17.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抓起。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学习素质

[分值:2.0]

18. 当前,法纪责任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是()。

(A) 基层执法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尚未根绝

(B) 我国长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确立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时间尚短,致使履行法纪的行动仍不够自觉 (C) “民不告,官不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官、民在法纪面前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法纪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D) 执法执纪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法纪天平往往失衡

[分值:2.0]

19. “文化底蕴”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最基本的()。

(A) 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 (B) 思想观念 (C) 价值准则 (D) 思维方式

[分值:2.0]

20.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是) (否)

[分值:1.0]

2.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是) (否)

[分值:1.0]

3.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是) (否)

[分值:1.0]

4.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是) (否)

[分值:1.0]

5.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是) (否)

[分值:1.0]

6. 个性不仅是创造的前提,而且也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是) (否)

[分值:1.0]

7.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是) (否)

[分值:1.0]

8.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是) (否)

[分值:1.0]

9.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是) (否)

[分值:1.0]

10.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是) (否)

[分值:1.0]

11.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否)

[分值:1.0]

12.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是) (否)

[分值:1.0]

13.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是) (否)

[分值:1.0]

14.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 (否)

[分值:1.0]

15.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 (否)

[分值:1.0]

16. 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德育联系较紧。

(是) (否)

[分值:1.0]

17.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 因地制宜,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新体系 [分值:2.0] 17.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抓起。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学习素质 [分值:2.0] 18. 当前,法纪责任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是()。 (A) 基层执法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尚未根绝 (B) 我国长期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确立和走向依法治国的时间尚短,致使履行法纪的行动仍不够自觉 (C) “民不告,官不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官、民在法纪面前存有侥幸心理,缺乏法纪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D) 执法执纪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法纪天平往往失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