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一中2017-2018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解析版)
厦门一中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真空中光速在不同惯性系中相同
B.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调谐 C.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向外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D.激光和自然光都是偏振光
【解答】B.叫解调:C.电场不变,无法形成电磁波:D.自然光不是偏振光。选A 2.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霁jì,雨后转晴),或露之未晞(晞xi,干),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所五色也.”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 ) A.反射
B.色散
C.干涉
D.衍射
【解答】解:雨过天晴时,太阳光照在枝叶上的雨珠上,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选项ACD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4种亮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和黄光、紫光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代表亮纹).那么1、2、3、4四个图中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
A.红黄蓝紫 B.红紫蓝黄 C.蓝紫红黄 D.蓝黄红紫
【解答】解:双缝干涉的图样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所有条纹宽度相同且等间距,故1、3是双缝干涉现象,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x=λ可知波长λ越大,△x越大,故左边第一个是红光,第三个是蓝光。
单缝衍射条纹是中间明亮且宽大,越向两侧宽度越小越暗,而波长越大,中央亮
第1页(共15页)
条纹越粗,故第2个是紫光单缝衍射图样;最右端为黄光单缝衍射图样。 故从左向右依次是红光(双缝干涉)、紫光(单缝衍射)、蓝光(双缝干涉)和黄光(单缝衍射)。 故选:B。
4.如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若两列波的振幅均保持5cm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点振动始终加强,B点振动始终减弱 B.C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动
C.t=0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
D.在t=0至t=0.25s的时间内,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解答】解:A、A、D两点为波峰与波峰叠加,B点为波谷与波谷叠加,都是振动加强点。故A错误。
B、AD的连线为振动加强区,则C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较大。故B错误。 C、t=0时刻,A、B两点分别处于波峰和波谷,则两者的高度差为4×5cm=20cm。故C错误。 D、周期T=
,在t=0至t=0.25s的时间内,B点经历了半个周期,
通过的路程等于振幅的2倍,振幅为10cm,则路程为20cm。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直线OO'与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N点,入射点A、B到N点的距离相等,进入玻璃砖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页(共15页)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
D.同时增大入射角(入射角始终小于90°),则a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
【解答】解:A、所有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相同,都是c=3×108m/s。故A错误。
B、由图看出a的折射角D大,入射角相等,由折射定律n=光的折射率小,由v=分析可知a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大。 C、a光的折射率小,频率小,波长长,由公式△x=
知,干涉条纹的间距与
知,玻璃对a
波长成正比,故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故C正确。
D、a光射到下表面时,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得知,光线一定从下表面射出,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6.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t0=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v=5m/s,从t=5s时刻开始扫描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简谐横波向右传播,由波形平移法可知t=0时刻质点A的振动方向
第3页(共15页)
向下。
由图读出波长 λ=20m,则周期为 T=
=
s=4s
因为t=5s=1T,所以质点A在t=5s时刻到达平衡位置向下,速度方向向下,正向波谷运动,所以从t=5s时刻开始扫描质点A的振动图象,D图最符合实际。 故选:D。
7.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 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解答】解:设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则摆球在右侧摆动的周期为T1=8t,在左侧摆动的周期为T2=4t,T1:T2=2:1。 设左侧摆长为l,则T1=2T2=2
②
①
由①:②得 l=L
所以 小钉与悬点的距离s=L﹣l=L。 故选:C。
8.如图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第4页(共1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