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
?
童寺片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
班级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你认为下列同学谁做的对
A.小王碰到难一点的题目就不愿意独立完成
B.小张搞小制作遇到了困难,到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老师,坚持完成了任务 C.小李学习英语记不住单词,不想学了 D.小明做数学题半天没有做出,于是找同桌抄了
2.雨果说“生活好比旅行,目标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这说明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 )
A.制订科学的计划 B.适应新生活 C.承接新角色 D.明确目标,树立理想 3.作为班级成员的一员,我们应该
A.只顾自己的学习,不顾班级的事情 B.光顾班级的事情,不管自己的学习 C.共同努力,把班级建设好 D.把班级建设好对我来说无所谓 4.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付诸
A.计划 B.行动 C.设想 D.讨论
5.迪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话强调了 A.知识的重要性 B.获得知识的方法很重要 C.知识最有价值 D.要学会自主学习
6.“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抓紧一切零星时间去休息 B.应劳逸结合,弛弛有度 C.休息越多越好 D.会休息的人一定会工作
7.刘强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偏科生”,在几次的测试中,他的语文、英语课目都考了全班前5名,但数学却只考了25分,名列全班倒数第一。为此,刘强的数学老师很是担心,因为他与其他同学差得太远了。现在上数学课他几乎全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听不懂。对于刘强同学的做法,你认为 A.在某一学科上有兴趣和特长是好事,刘强的做法值得提倡 B.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回避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但却非常有意义的事
姓名
???
?
C.喜不喜欢某一学科,源于对该学科有没有兴趣,对个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D.偏科是不利于我们全面发展,必须培养学习兴趣,兼顾全面基础与学科特长
8.心理学家发现,课间休息十分钟以后再学习,可以使听觉、视觉工作效率提高30%。这说明 ①多休息,少学习,学习与工作的效果更好 ②适当的“忙里偷闲”能使我们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③课间休息只会使人放松下来,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④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休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9.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这告诉我们
A.智力因素非常重要 B.非智力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C.这只是一个研究,并不能说明问题 D.智力因素比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10.下列行为符合“文明娱乐、健康休闲”要求的是 A.睡懒觉 B.成天看电视 C.沉溺于电子游戏 D.练习书法
11.有些人认为,升入了初中,必须用成绩来好好的报答父母,为了获得好成绩,起早熬夜,把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你认为下列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①这就是勤奋了 ②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延长学习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 ③这种做法是一种超负荷的学习,学习效率低 ④这种做法不符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自主学习的要求有
①自觉独立制定计划 ②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③依赖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管理 ④逐步做到不依赖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管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好的,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意思是生 A.青春的美好只能说说而已
B.为青春欢呼也只是没有经历那种烦恼恐慌的人才做的
C.我们应该笑迎青春,让自己的青春不虚度,充分体验青春的快乐 D.在现实生活中,残酷和现实让人不能感受到美好 14.认识自我的途径有
A.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B.不听别人的意见
C.绝对自信,别人的批评与劝告都不对 D.自己是什么样子,就不用认识
?
??
?
15.进入中学,小陈同学经常“离群索居”,内心感到孤单寂寞。你认为改变这种不良性格的最好方法是
A.走出个人活动的小圈子,置身于集体生活中 B.埋头读书,多与知识交朋友
C.控制情绪,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 D.换一个学校或班级
16.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里的“自知”包括
①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②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他人的优点③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④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也要认识他人的内在素质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7.目前,科学界把青春期年限确定为
A.8—10岁 B.9—12岁 C.10—19岁 D.12—-20岁 18.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是说
A.有知识很可贵 B.人能正确认识自己是很可贵的 C.人能知道自己有多少知识是很可贵的 D.人应该明白知识的作用 19.只能成为我自己。”表明每个人是
A.相互联系的 B.有差异的 C.相互代替的 D.互相包含的
20. 艾青有诗云:“梦里走了千万里,醒来还是在床上”这句诗启示我们( ) A.理想不可能转化现实 B.没有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C.现实之中不可能包含理想 D.理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选择题答题卡
题1 2 3 4 5 6 7 8 9 1号 11111111120 1 2 3 4 5 6 7 8 9 0 答 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
21.有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学生回答说:“老师,我只能成为我自己。我曾经努力想成为别人,但是我失败了。”学生幽默的回答蕴含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能成为我们自己。 (1)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 (3分)
(2)你打算怎样发展自我?(5分)
1. 一个年青人向爱因斯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爱因斯坦便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他说“A=成功,X=艰苦劳动, Y=使用正确的方法, Z=少说空话。” ( (
(3)有一种症状叫作 “上学综合症,一些学生讨厌上学,以生病不舒服为由在家休息。为解决这种厌学状态,你认为该怎么做?(5分)
23.据报道,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兵”分八路,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生实地参观了当地著名企业,在县环保局、电信局和工商局聆听三局负责人对科技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精彩演讲。同学们还来到县消防大队饶有兴趣地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亲眼看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品牌”和“亮点”,备受鼓舞。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请你回答:
(1)材料中有哪些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项。(2分)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
??
)结合第五课《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回答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3分)
)结合第四课所学内容,回答爱因斯坦话中的Y包括哪些学习方法?(4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