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5套中考模拟卷】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C.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实质是氢离子(H+)与氢氧根(OH-)结合生成了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A正确; B.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B正确;
C.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选项C不正确;
D. 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其实质是氢离子(H+)与氢氧根(OH-)结合生成了H2O,选项D正确。故选C。
2.己知:草酸钙[CaC2O4]受热分解,CaC2O4?CaCO3?CO?。将将12.8g 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
剩余11.4g固体(不考虑碳酸钙的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理论上产生2.2g CO2 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燃烧可产生4.4g 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数据,可知加热产生的CO质量=12.8g-11.4g=1.4g,则发生分解的草酸钙质量为:
CaC2O4CaCO3?CO?,则x=6.4g,即只有6.4g的草酸钙分解。
12828x1.4gA、草酸钙只分解了一部分,故剩余的固体为混合物,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12.8g?40/128=4.0g,反应后钙仍在固体中,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aC2O4CaCO3?CO?C、根据分析时的表达式10028计算,得到y=5.0g,再根据此值计算二氧化碳
y1.4gCaCO3CaO?CO2?10044,可得知z=为2.2g,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5.0gz??2CO+O2D、加热产生了1.4g一氧化碳,则完全燃烧561.4g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燃2CO2即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2g,88可求出n=2.2g,n3.2019年3月15日,我县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这是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的素质与城乡环境改善的集中体现。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B.将垃圾分类投放
C.城区内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把废旧电池埋入土中处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B、将垃圾分类投放,减小了污染,节约了资源,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C、城区内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D、把废旧电池埋入土中处理会造成水、土壤污染,不利于改善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
4.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3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
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 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不是同一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木炭除冰箱异味
C.将用过的铁锅洗净擦干以防生锈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性质,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作为吸附剂,故不符合题意;
B、硬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多,软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少,区分它们常用肥皂水,具体操作为:向待检验的水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浮渣少的就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不符合题意;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们防止生锈的方法是①保持表面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保护膜,故不符合题意;
D、铝为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氧化反应进一步进行,如果经常擦拭其表面,会加速铝制品的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6.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B.1molCO和1molN2的质量相等 C.1molMnO2中含有1mol 氧分子
D.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CO2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其摩尔质量为44g/mol,故A正确;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经常将用过的铝锅或铝壶擦拭得光亮如新
B、 1molCO的质量=28g/mol×1mol=28g,1molN2的质量=28g/mol×1mol=28g,1molCO和1molN2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
C、MnO2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均由2个原子构成,则1mol 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故D正确。故选C。
7.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C.丙可能是碳或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D.丁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根据各组内四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间发生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判断物质间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所示的物质间关系相符合的选项;丙与丁均能和其它的两种物质反应,所以可判断它们是氧气与碳,推断结论是否正确可采用依据选项分析判断转化是否完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甲是一氧化碳时则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气,丁是碳,符合该转化过程;但当甲是二氧化碳,乙是一氧化碳,丁是氧气,丙是碳时,该转化也能完成,故该说法错误;
B、当乙是二氧化碳时,丁是碳,丙是氧气,甲是一氧化碳该转化也能完成,故说法错误;
C、当丙是碳时,乙是一氧化碳,丁是氧气,甲是二氧化碳可完成该转化;丙是氧气时,乙是二氧化碳,丁是一氧化碳,甲是碳可完成该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当丁是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无法与其它的两种物质反应,该转化无法完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N2表示4个氮原子 C.MgCl2的名称:氯化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分析。 A、2N2表示2个氮分子,故A说法错误;
B、元素符号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要大写,氩元素应为Ar,故B说法错误;
B.氩元素符号:ar D.碳酸根的化学式:CO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