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A卷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A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15:28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快的汽车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的擦痕就越长,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出膛的炮弹是靠惯性飞向远处的

C.坚硬的物体有惯性,如投出去的铅球;柔软的物体没有惯性,如掷出的鸡毛 D.只有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加速或减速运动的物体都没有惯性

2.如图所示,吊环运动员将吊绳与竖直方向分开相同的角度(两吊绳等长),重力大小为

G的运动员静止时,左边绳子张力为T1,右边绳子张力为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和T2是相同的

C. T1和T2的合力与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B. T1和T2的合力与重力G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运动员两手缓慢撑开时,T1和T2都会变小

3.从地面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的速度的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你认为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t?v?vv?vvvv1v2 B. t?12 C. t?12 D. t?12

gggg4. 2018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10米跳台比赛,我国选手张家齐夺取冠军。她从跳台

- 1 -

斜向上跳起,一段时间后落入水中,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她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 她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C. 她即将入水时的速度为整个跳水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D. 入水过程中,水对她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她对水的作用力大小

5. 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现将滑块轻放在皮带上,弹簧恰好处于自然长度且轴线水平。若在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的过程中,滑块始终未与皮带达到共速,则在此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6.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2m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为m)的轻绳恰好水平。则外力F的大小为( )

A.4.5mg B. 25mg C.2mg D.0.5mg

7.如图所示,相互接触的A、B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 <

m2。现对两物块同时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设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则( )

A.物块B的加速度为

2FF B.物块A的加速度为

m1?m2m2C.F?FN?2F D.FN不可能为零

8.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 0.2 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 B. 当?x = 0.3 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2 -

2

9.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10.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0°的斜面和水平面,斜面长2.4 m且固定,如图甲所示。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 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B.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 C.小物块与该种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2

22

2

D.由图乙可推断,若小物块的初速度继续增大,小物块的运动时间也随速度均匀增大 二、(本题共4小题,共5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10分)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3 -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E.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象,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 。

2

12. (12分)倾角θ = 37°的斜面底端安装有一个弹性挡板P,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上A点处由静止释放,物块滑到P处,与P碰撞后沿斜面上滑的最高点为B。用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及物块与P碰撞的时间,取g = 10 m/s, sin 37° = 0.6,cos 37° = 0.8,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A、B间的距离。

13.(12分)如图所示,倾角θ =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连有一原长l0=40 cm的轻质弹簧,在弹簧B端给弹簧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

2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快的汽车刹车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