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汉语课文讲解
? ? ?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很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五、本文需注意的语言现象:
? ? ? ? ? ? ? ? ? ? ?
1、宾语前置句式
寡人是徵;寡人是问;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之”的用法
作代词(女实征之;谁能御之;无所用之;与屈完乘而观之)
作连词,连接定中(诸侯之师;寡君之罪也;陈诸侯之师;先君之好;敝邑之社稷;寡君之愿也)
连接主谓(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3、“以”的用法 作连词,译为“来”
作介词,译为“用、靠、率领、凭借 4、文字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王祭不共;
思考与练习三
? ?
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適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齐襄公,名诸儿,僖公之子。 连称、管至父,齐国大夫。 葵丘,地名,在山东临淄东。
公子彭生,齐同姓公族,拉杀鲁桓公者,后齐襄公杀之以谢鲁 ;费,徒人名;石之纷如、孟阳,齐襄公的小臣。
?
? ? ? ?
C、齐晋鞌之战
题记:
查阅《说文解字》,说明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 珥,瑱也。从玉耳,耳亦声。 ? 融,炊气上出也。从鬲,蟲省声。
5
? 并 ,相从也。从从,幵jian声。一曰:从持二为并。(《段注》:“二人持二竿,是
人持一竿,并合之意。”林义光《文源》:“幵非声,二人各持一干,亦非并义。……从二人并立,=,并之之象。”
? 腾,传也。从马,朕声。一曰:腾,犗jie马也。 ? 雜,五彩相会。从衣,集声。(《段注》:“所谓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也。引申为凡参
错之称。”)
? 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 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声。
?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凡至
之属皆从至。(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 乃矢之倒文,一像地,至像矢远来降至地之形。”)
? 降,下也。从阜,夅声。(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从阜,示山陵形; 像两
足由上而下。”
? 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凡隶之属皆从隶。(徐灏《段注
笺》:“隶、逮古今字“) ? 睡,坐寐也。从目垂。(《段注》:”此以会意包形声也。目垂者,目睑垂而下。坐则
尔。“)
? 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
皮。“(徐灏《段注笺》:”戴氏侗曰:?相度才也。工师用木,必相视其长短、曲直、阴阳、刚柔之所宜也。相之取义始于此会意。?“ ? 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古今注》:”雀一名嘉宾,言
栖宿人家如宾客也。“)
? 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凡册之属皆从册。
(符命,符信教命,写在简册之上。徐灏《段注笺》:“凡简书皆谓之册,不独诸侯进受于王也。此举其大者而言。符、册亦二事也。” ?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
?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从冂jiong,囗wei与仓舍同意。凡高之属皆从高。 ? 兼,并也。从又持禾禾。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 豪,豕,鬣lie如笔管者。出南郡。从yi,高声。籀文从豕。 ? 雧,群鸟在木上也。从雥,从木。集,雧或省。
一、解题
? 齐桓公、晋文公分别称霸诸侯之后,晋景公服齐复霸。 ? 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楚在邲(荥阳东北)打了一仗,楚胜晋。齐顷公见能与
自己抗衡的晋国失败后,遂起称霸之心。于是,齐结好于楚,对晋形成威胁。 ? 晋景公也采取措施,于景公八年(前592年)派卻克使齐,同去的还有鲁卫两国使
臣,但“卻克偻,鲁使蹇,卫使眇”。齐顷公母亲从帷幕后观而笑之,三国使臣认为受到了侮辱,很不高兴。齐顷公又恶作剧,分别派偻者,蹇者和眇者接待三位使节。卻克大怒而去,誓报此仇。但晋景公惧齐楚联盟,并未答应。 ? 次年(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国内动乱。齐国失去南援,晋伐齐且胜。 ? 两年后(公元前589年),齐国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派卻克助之,晋鲁卫联
军不仅把齐军驱逐出境,而且深入齐国境内,在鞌地打了一仗。晋鲁卫联军同仇敌忾,誓报旧仇新恨,齐顷公却骄傲轻敌,齐国大败。 ? 这是《左传》著名战例之一。
6
战前情形
? 孙桓子(卫执政)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鲁大臣)亦如晋乞师。
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献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导)之。季文子(鲁执政)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示众),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
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战后情形
? 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盾冒之(拥
蔽),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遂自徐关入。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 ?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陘。齐侯使宾媚人(齐执政)赂以纪甗、玉磬与地。
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母。”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 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唯子则又何求?
子得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其荣多矣。齐、晋亦惟天所授,岂必晋?”晋人许之。
二、本文的语言要点
1、实词的活用
? 邴夏御齐侯,晋解张御卻克(动词的为动用法) ? 不介马而驰之(名词用如为动用法) ? 从左右,皆肘之(名词用作动词) ? 三周华不注(名词用作动词)
?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动词的使动用法) ? 臣辱戎士(动词的使动用法) ? 如华泉取饮。(动词用作名词)
?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难”是形容词用作意动,“免”是动词用作使动)
2、被动句
? 克伤于矢。
? 有一在此,将为戮乎 ? 三、文字
? 师陈于鞌(“阵”的古字,“鞍”的异体字)
? 旦辟左右,且惧奔辟而忝两君(“避”的古字) ? 韩厥俛定其右(“俯”的异体字) ? 奉觞加璧以进(“捧”的古字)
?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毋”的通假字)
7
D、范雎说秦王
一、《战国策》介绍
? 《左传》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诸侯间的争霸战争,
主要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也有认为是齐、晋、楚、吴、越。
? 《战国策》则是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纵横家之流的游说
之辞的。《战国策》的有关内容在战国末年的秦国就已有辑录流传,后来不断增补,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至西汉时才由刘向最后编定,并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按国编排,分为十二国: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共三十三篇。(有些国有多篇,如秦策有五篇)
二、范睢其人其事
? 范睢,字叔,楚国人。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睢辩口”,赐金十斤及牛酒。须贾以为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以告魏相魏齐。齐使人笞击之,折肋摺齿。睢佯死,卷以箦,置厕中。睢请守者释之,更名张禄,入秦,求谒秦王。
? 昭王正忙于国事(其母与义渠戎王私通,并育有二子。后其母欲切断联系,除去义
渠戎王,并讨伐戎地,灭之。),弗见,待命岁余。范睢上书言秦利害,昭王大悦,乃见范睢。(见课文)秦王拜为相,封应候。魏闻秦且伐韩、魏,使须贾使秦。范睢闻之,敝衣闲步到邸,见须贾。贾意哀之,留食,且赠绨袍,因问张祿,睢托言主公翁习知,为贾引见。入相府,久不出。贾知大惊,肉袒膝行谢罪。范睢数其罪三:诬告自己,齐殴而不止,醉而溺之。“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言曰:“告魏王,急持齐头来,不然,且屠大梁。”魏齐恐,亡走赵,匿平原君所。秦王诓平原君至秦宴饮,遗赵王书,杀齐归其弟,不者攻赵。赵王围平原君所,齐亡走魏,求信陵君,范睢信又至。信陵君君犹豫未决,齐自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三、秦国形势
公元前306年,秦武王死,无子,立其异母弟嬴稷为眧王(又称秦昭襄王,亦为秦惠文王之子)。昭王养母宣太后、宣太后异父弟穰侯(魏冉)、宣太后同父弟华阳君(芈戎)在立昭王之时立有大功。昭王年幼,其母把持朝政,穰侯和华阳君专横跋扈,“私家富重于公室”。昭王深感其母与朝中四贵——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把持朝政,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一直想铲除这股势力。此时(昭王已立36年,范雎也已经从魏国来到秦国一年多),范睢上书言其国内形势与天下大势,昭王大悦,言听计从,逐四贵,废太后。“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李斯·谏逐客书)
四、语言要点
1、实词活用
? ①范睢至秦,王庭迎。(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在朝廷”) ? ②寡人日自请太后(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译为“每天”) ? ③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动词用作使动,译为“使.....退避”)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