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青年教师语文素养一等奖学案设计苏州园林
学案设计
第三单元 13 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掌握典型的说明方法,能说出本文的语言特点。 2.学会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3.欣赏我国的园林、建筑之美。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池沼( ) 模( )样 重峦叠嶂( ) ...相间( ) 嶙峋( ) 蔷薇( ) .....2.在方格中正确填写字的字形
轩(xia) 邱 (ha) (yōng) 俗 (lòu) 空 二、整体感知
3.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
4.这是游览者的感受,也是匠师们的一致追求——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匠师们的追求?
三、局部探究
5.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点的?
6.浏览课文,说说诗文是怎样和这四个讲究对应的?
7.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学案设计
8. 学习这篇说明文还应学习它准确、简洁而不失生动的语言,叶圣陶是语言大师,你认为本文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中“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可以换用吗?
9.为了恰当地说明,还要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请找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思考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zhǎo mú zhàng jiàn línxún qiángwēi
2.榭 壑 庸 镂
3.“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4.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门窗注重图案美;极少使用彩绘。
6.第三段对应了第一个讲究,第四、五、六段分别对应了第二、三、四个讲究。第七段写角落的图画美。第八段写苏州园林的门和窗也讲究美感,第九段是从色彩的角度写的。这篇文章结构非常严紧,句句段段不离“图画美、布局美”,给了我们明晰的知识。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7.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
学案设计
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把“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串全篇。
8.“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9.(1)说明文中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引用的说明方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