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理)天津卷 解析版资料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数学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2,3,4},B?{y|y?3x?2,x?A},则AB=( )
(A){1} (B){4} (C){1,3}
(D){1,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B?{1,4,7,10},AB?{1,4}.选D 考点:集合运算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集合的运算,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审错题意,误求并集,属于基本题,难点系数较小.一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避免出现粗心错误,二是明确集合交集的考查立足于元素互异性,做到不重不漏. ?x?y?2?0,?(2)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2x?3y?6?0,则目标函数z?2x?5y的最小值为( )
?3x?2y?9?0.?(A)?4 【答案】B
(B)6 (C)10 (D)17
考点:线性规划
【名师点睛】线性规划问题,首先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最值取法、值域范围.
(3)在△ABC中,若AB=13,BC=3,?C?120 ,则AC= ( )
(A)1 【答案】A 【解析】
第1页 共17页
(B)2 (C)3 (D)4
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13?9?AC2?3AC?AC?1,选A. 考点:余弦定理
【名师点睛】1.正、余弦定理可以处理四大类解三角形问题,其中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既可以用正弦定理求解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解.
2.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其关键是运用两个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从而达到知三求三的目的. (4)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
(A)2
(B)4
(C)6
(D)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循环:S?8,n?2;S?2,n?3;S?4,n?4结束循环,输出S?4,选B. 考点:循环结构流程图
【名师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
(5)设{an}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则“q<0”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a2n?1+a2n<0”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2n?1?a2n?0?a1(q2n?2?q2n?1)?0?q2(n?1)(q?1)?0?q?(??,?1),故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 考点:充要关系
【名师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p?q”为真,则p是q的充分条件.
第2页 共17页
2.等价法:利用p?q与非q?非p,q?p与非p?非q,p?q与非q?非p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集合法: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x2y2?=1(b>0)(6)已知双曲线,以原点为圆心,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半径长的圆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相4b2交于A、B、C、D四点,四边形的ABCD的面积为2b,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x23y2x24y2x2y2x2y2?=1(B)?=1(C)?2=1(D)?=1(A)444b412 43【答案】D
考点:双曲线渐近线
【名师点睛】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关注点:
(1)确定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也需要一个“定位”条件,两个“定量”条件,“定位”是指确定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定量”是指确定a,b的值,常用待定系数法.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以避免讨论. ①若双曲线的焦点不能确定时,可设其方程为Ax+By=1(AB<0). ②若已知渐近线方程为mx+ny=0,则双曲线方程可设为mx-ny=λ(λ≠0).
(7)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到点F,使得
22
22
2
2
DE?2EF,则AF?BC的值为( )
(A)?5 8 (B)
1 8(C)
1 4 (D)
11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BA?a,BC?b,∴DE?1133AC?(b?a),DF?DE?(b?a), 22241353532531AF?AD?DF??a?(b?a)??a?b,∴AF?BC??a?b?b????,故选B.
244444848考点:向量数量积
第3页 共17页
【名师点睛】研究向量数量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研究向量数量积;二是利用一组基底表示所有向量,两种实质相同,坐标法更易理解和化简.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的引入为向量提供了新的语言——“坐标语言”,实质是“形”化为“数”.向量的坐标运算,使得向量的线性运算都可用坐标来进行,实现了向量运算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
?x2?(4a?3)x?3a,x?0,(8)已知函数f(x)=?(a>0,且a≠1)在R上单调递减,且关于x的方程|f(x)|?2?x?loga(x?1)?1,x?0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f(x)在R上递减可知?22312] (B)[,] (C)[,]33433{
312}(D)[,)433{
3} 4?3?4a?013??a?,由方程|f(x)|?2?x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
4?3a?1,0?a?13实数解,可知3a?2,1123?1?2,?a?,又∵a?时,抛物线y?x2?(4a?3)x?3a与直线y?2?x相a334123334切,也符合题意,∴实数a的去范围是[,]{},故选C. 考点:函数性质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已知函数有零点求参数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和思路
(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2小题,共计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已知a,b?R,i是虚数单位,若(1?i)(1?bi)?a,则【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1?i)(1?bi)?1?b?(1?b)i?a,则?a的值为_______. b?1?b?a?a?2a,所以?,?2,故答案为2.
?1?b?0?b?1b第4页 共17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