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专题讲义--4 - 图文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 级:初三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 授课类型 复习 授课内容 固体压强专题讲义 教学内容 一、选择题 1、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 B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C. 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D.增大压力 2、坦克装宽大的履带是为了 ( D ) A. 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3、父子二人在沙地上行走,在沙地上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S父﹥S子),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 ( D ) A.F父<F子,P父 <P子 B.F父>F子,P父>P子 C.F父<F子,P父 ﹦P子 D.F父>F子,P父 ﹦P子 4.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两物体分别以如图2所示四种方法叠放,可以使长方体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D ) (A) (B) (C) (D) 图2 5.如图所示是一块砖.若将砖块从中央沿虚线竖直切开(如图甲)和若将砖块从中央沿虚线水平切开而取走上半部分(如图乙),则甲、乙两种情况下剩余一半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相比 ( D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C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分析】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题. ==ρgh,即P=ρgh.由P=ρgh及P=分析解答此 1
【解答】解:1、设甲的边长为a,乙的边长为b,由题意知a<b;S甲=a2,S乙=b2,则S甲<S乙. 2、如果甲、乙的密度相等,则P1=ρga,P2=ρgb,P2>P1. ①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P2'===+ρgb=+P2>P2>P1. ②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P1'===ρga+=P1+>P1+P2>P2, 由于a<b,所以>ρgb=P2,所以P1'>P2; ,P2=,P1>P2. ,因为S甲<S乙,如果S乙=2S甲,则P2'==2P1>P2. ===P1, 3、如果甲、乙的质量相等,P1=①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P2'=②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P1'=二、填空题 1、底面积为0.4米的正方体重600牛,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5103Pa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5103牛 2.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如图4所示,一个边长为0.1米,重力为50牛的正方体,某人用大小为30牛的水平方向的推力F将它压在竖直墙上,则墙壁受到压强大小为 帕。 2.垂直;压力的作用效果;3000。 3. 如图7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甲、乙两个 物体的密度ρ甲 (16) ρ乙,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 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 (17) p乙。(均选填“大于”、 “等于”或者“小于”) 3.大于;大于。 4、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黄同学选用了两块材质相同、厚度不同的海绵A、B,以及若干完全相同的砖块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砖块分别叠放在A、B海绵的表面,并保持海绵与砖接触面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一致,实验过程如图(a)、(b)、(c)、(d)、(e)、(f)所示,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为△L1、△L2、△L3和△L4,且△L2>△L4>△L1>△L3.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7 甲 乙 2 2
(1)分析比较图(b)和(c)[或(f)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 当受力物体材质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比较图(b)和(f)[或(c)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 当受力物体材质、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物体的厚度有关,受力物体的厚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大 . 【解答】解:(1)分析比较图(b)和(c)[或(f)和(g)]中,受力物体材质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形变越大,所以当受力物体材质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比较图(b)和(f)[或(c)和(g)]中,受力物体材质、压力、受力面积都相同时,受力物体越厚,海绵形变越大,所以当受力物体材质、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物体的厚度有关,受力物体的厚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当受力物体材质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当受力物体材质、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物体的厚度有关,受力物体的厚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点评】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5.在研究压力形变效果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两种不同材质的海绵A、B,若干完全相同的砖块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砖块分别叠放在A、B海绵的表面,并保持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实验过程如图12(a)(b)(c)(d)所示,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为△L1、△L2、△L3和△L4,且△L2>△L4,△L1>△L3 。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L1 A B △L2 △L3 A B △L4 a b 图 12 c d (1)分析比较图12(a)和(b)或(c)和(d)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25) 。 (2)分析比较图12(a)和(c)或(b)和(d)中海绵形变程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26) 。 5.(1)不同材质组成的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 (2)相同材质组成的海绵,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压力大,形变程度也大。 三、作图题 1.重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3
【分析】已知的是重力,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要搞清在此种状态下,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解答】解: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2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学生容易把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能混淆. 四、计算题 1.如图2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甲和物体乙的质量均为6千克。求: ① 物体甲的密度。 ② 物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 小明设想在保持物体甲、乙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分 别在甲和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甲对 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量为ΔP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量为ΔP乙。 则ΔP甲︰ΔP乙= (写出计算过程) 图2 1.① ρ甲=m甲/V甲=6千克/(0.1米)3=6×103千克/米3 ② F乙=G乙=m乙g=6千克×9.8牛/千克=58.8牛 P乙= F乙/S乙=58.8牛/(0.2米)2=1470帕 (求乙的密度,用P=?gh求出也可) ③ △p甲=△G甲/S甲 △p乙=△G乙/S乙 △p甲 : △p乙=△G甲/S甲 : △G乙/S乙=ρ甲△vg/ S甲 : ρ乙△vg/S乙 =V乙S乙/ V甲S甲 =32︰1
(说明:(1)也可以先求密度之比,再代入 (2)也可用△P=?g△h求出) 2、如图10(a)所示,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分别为20牛和60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 ①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A. 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