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8套汇总★2019年驻马店市名校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前,因此刚开始反应时,锌的反应速率快,得到的氢气多,所以刚开始时,天平会偏向铁的一边;但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因此最终铁得到的氢气多,故最终天平会偏向锌的一边。 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速率就越快;而对于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相等的金属元素,等量的金属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得到的氢气反而越少。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
Cu2?OH?2CO3Δ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所以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选项A不正确;
B、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中可知,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5,选项B不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是H2O,水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选项C正确;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是给固体物质加热的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而且要用酒精灯加热,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装置,因此两种装置不相同,选项D不正确。故选C。 3.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滤渣中可能含有铜和锌 C.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Cu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Cu(NO3)2+ Zn==Zn(NO3)2+ Cu,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AgNO3,即第一个反应还没反应完,故所得滤渣中只含银,不可能含有铜和锌,A、B错误,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正确,故选D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4.由春入夏了,我们终于摆脱雾霾的困扰,下列有关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雾霾天气气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B.燃放鞭炮,农村烧荒时焚烧秸秆等行为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加剧雾霾的形成 C.汽车排放的废气能加剧雾霾的形成
D.遇到雾霾,可以随时实施人工降雨应对,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产生雾霾天气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故正确;
B、燃放鞭炮、农村烧荒时焚烧秸秆等行为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故正确; C、汽车排放的废气能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故正确; D、随时实施人工降雨应对不切合实际,故错误。 故选:D。
5.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 )
B.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D.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
A.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D.探究甲烷的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只有水,可以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选项正确; B、氯化钠不与稀硫酸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必须通过化学反应加以探究,故选项错误;
C、铜与铝均能与硝酸银反应,能证明铜、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证明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选项错误;
D、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只能证明有水生成,不能检测二氧化碳的生成,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如果某种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探究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方式时,其它因素应保持相同。 6.关于化学方程式 H2 + Cl2A.氢气加氯气生成氯化氢 B.该反应在常温下可以发生
C.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总数不发生改变
D.每 1 份质量的氢气与 1 份质量的氯气反应,生成 2 份质量的氯化氢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反应中“+”读作“和”,故A错误;
点燃 2HCl 的理解,正确的是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在常温下不可以发生,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2个分子,反应后2个分子,分子总数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2份质量的氢气和71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73份质量的氯化氢,故D错误。 故选:C。
7.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由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质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钙的质量减小了,是反应物,该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 【详解】
A、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物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金属汞除外,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 【详解】
A、元素名称为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Na
C.Al
D.Cl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